
書中有一首詩寫道:「我是一隻鷺鷥鳥,/天天在綠色的詩篇上飛繞;/又行吟著每一行詩句,/遇有意外的發現就細細咀嚼。」
旅居美國的夏菁(一九二五~)本名盛志澄,浙江人。一九四七年來到台灣,一九五四年與鄧禹平、余光中、覃子豪等人創立「藍星詩社」,第一本詩集《靜靜的林間》出版於此時。
詩齡超過半世紀,已出版十部詩集的他,乃美國「森林與集水區」研究所碩士,曾以糧農組織水土保持專家身分服務於聯合國,目前已退休。如此職業也難怪出版品的名字不是「林」便是「山」,詩集除了《回到林間去》(林業試驗所一九九九),更有《山》(純文學一九七七),《雪嶺》(未來書城二○○三),散文集有《落磯山下》(藍星叢書一九六八),《悠悠藍山》(洪範一九八五)等。
夏菁新詩明白易懂,「親和無隔,如沐清風」。較嚴格的評語,如白萩書評所說:「作者有的是形象,有的是聲音,但他無法走進那幕後,他缺乏自覺的深思,色彩把他迷住了,聲音把他迷住了,他只站在自然的畫前唱出他的讚歌!」
「重視詩的可讀性」本是夏菁的詩觀。他一向主張「用字不妨經濟、淺近,內容則需新銳、深遠」。處於喧囂的時代,夏菁選擇一角「靜靜的林間」作為獨自散步的地方;他不像紀弦作野人嘶喊狀,文字簡約平和,於藍星詩群中自有一番淡泊蘊藉胸懷。不事喧譁,細水長流,也是一種別致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