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件與酒後言語、行為失當的事件發生,都引起社會高度注意。一是考選部長賴峰偉酒後開黃腔,一是日本女藝人與朋友毆傷計程車司機。這兩件事,都讓當事人付出慘痛代價,不但斷送前途,甚至刑責上身。
部長酒後開黃腔發生在考選部尾牙,賴峰偉不但發言不當,還讓女同仁坐大腿喝酒取樂。這種行為即使發生在一般民間企業的尾牙場合,都可能引人側目,何況是政府高級官員。更糟糕的是,還是職司公務員考試、遴選的部會首長。社會不會用最高道德標準要求政府官員,但考選部長如此言行,又如何還有顏面再負責公務員遴選?
賴峰偉在被爆料後,立即出面道歉,表示會痛改前非;事件醱酵後,又迅速請辭。相對之下,日本女藝人的毆人事件,因犯後態度閃躲、惡劣,不值得原諒,自應依法審理。
連日來,這起毆人事件已釀成全國性風暴,除了媒體大幅報導,連日本、大陸也有大量網友透過網路表達對日本女藝人及其友人的強烈不滿與批判。原因無它,相關施暴者在事發後,一付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又沒有在第一時間表達誠懇道歉,反而一再說謊,被戳穿了才流淚道歉。這種表現不但沒人同情,更引起社會公憤。
已有更多證據顯示,日本女藝人不只酒後失言,本身也有毆人之嫌,這種擠牙膏式的揭露,讓人不恥。也證明她不只酒後言行失當,還企圖掩蓋事實,藉此脫罪,這種態度不能原諒。
事實逐漸釐清後,日本女藝人不但面臨業主主動取消她代言、上電視的機會;勞委會也表示,可以取消她在台工作的資格,甚至要求離境。此外,還有刑責問題等著她。
其實,藝人酒後肇事事件,已是不勝枚舉。失言、打架鬧事算小的,過去甚至發生酒駕撞傷、撞死人事件。出事藝人的演藝事業無一不因此而遭到重創,但卻沒有使演藝圈警惕自律,不當行為與憾事也因此一再重演。傷害自已事小,受害者與其家庭的痛苦與損失,又豈是能用金錢彌補。
這起事件也讓人看到國內演藝圈另一亂象,很多所謂「藝人」,根本毫無才藝,不會歌唱,不會演戲,也沒有特殊專長。他們剩下的只是跑跑通告,上節目大放厥辭,內容全部是演藝圈的八卦,或者互比較揮金如土的能力。如果說不出別人的八卦,就只好自爆家庭、夫妻、親子問題,十足的自曝其短而不以為恥。
他們上這種演藝界的談話性節目,只要能開口、敢講,就有通告費可賺,內容是出賣別人或自己,無所謂。但這樣的節目,毫無意義,只會助長社會奢靡淺薄、輕浮膚淺、不學無術的風氣。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這句話國人已耳熟能詳。不論部長下台或藝人肇事都讓人看見,飲酒過量也有害工作前途!我們衷心希望,經過這兩件事,公眾人物要更謹言慎行,亂象叢生的演藝界必須深刻檢討,切實自律,不要再打擊演藝界的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