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追求好因果 大家來行善

 |2012.02.09
1465觀看次
字級

繼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宣布九成財產捐做公益、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宣布捐出九成五財產做公益之後,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日前也宣布名下財產全數捐做公益,不留子孫。台灣大企業家除了平日捐贈學術研究機構外,近來相繼宣布財富不留子孫的作為和以往觀念大不相同。

富比士排名第一的台灣科技首富郭台銘,因為遭逢喪妻與喪弟之痛,在二○○七年捐款一百五十億給台灣大學做為發展癌症醫療中心及質子治療中心,當時引為美談,創下台灣各大學受捐贈獎金的最高紀錄;他在二○○八年訂婚儀式上再度宣布捐出九成財產做公益,當即獲得熱烈掌聲。

身價上千億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在今年初宣布捐出百分之九十五的財產,他要成立一個東方諾貝爾獎。他說,不要讓子女因為分財產變成仇人,「賺錢對我來說,只是在履行社會責任而已,這是我的樂趣。」賺錢的目的只是為了履行社會責任,這是一種完全回饋的心。

長榮集團長期以來就在學校設立清寒獎助學金幫助貧寒的學子,之後成立基金會,有計畫的推展慈善事業,他還創辦《道德月刊》免費贈閱。張榮發認為企業存在的最終目的是為服務人群、回饋社會,「錢是流轉利世之物,不應獨享獨有。」對他來說,努力賺錢不是罪惡,但賺很多錢的快樂是短暫的,「因為擁有而得到的,也會因為失去而痛苦。」

張榮發深信因果,他認為只有立德行善才能保有過去好的因果,或扭轉此世的命運,他相信自己的一生白手起家到做出一番事業,都可從因果得到印證,所以事業成功後,沒有驕傲,反而更堅定要做更多好事,他呼籲大家一起來做善事。

企業界捐出財產做公益的例子在全球都有,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把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創辦一個全球最大的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擁有九千六百億資金,從事扶助窮人、消除飢荒、對抗愛滋的工作,在南亞海嘯和卡翠娜風災侵襲時,都發揮相當的作用。因此他獲選為二○○五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

企業家愈來愈了解對社會的責任,就像宗教家所宣揚的一樣,所有的資源其實都是「十方來、十方去」,財富也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留給子孫,不過是讓子孫增加煩惱而已;甚至為了遺產分配不均對簿公堂、反目成仇,此例多有。看到愈來愈多的企業家以社會責任自期,是台灣社會的最大福報。

其實不一定要有錢的人才能行善,最重要的是心意,俗話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就是這個意思。企業家們不過是拋磚引玉,他們的行為已經為台灣社會撒下善的種子,需要大家共襄盛舉。就像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推廣「三好運動」一樣,追求好因果,大家一起來行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