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內最受矚目與爭議的兩件事,一是美牛是否解禁,另一是立法院邀請總統國情報告。這兩件事息息相關,因為在野黨邀請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美牛問題勢不可免。
新國會立委剛就職,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即發動連署提案邀請馬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這項提案共三十餘人連署,是第八屆立法院第一個提案,全案還須經院會決議,通過後才能正式對馬總統發出邀請。雖然我國尚未有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前例,但依法立法院可以邀請總統來報告。惟茲事體大,涉及憲政體制,更可能創下憲政慣例,必須謹慎嚴肅看待,而非成為朝野抗爭的武器。
我們認為馬總統本人應該是樂於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藉此說明他的治國理念與方向,創造黃金十年,尋求全民共識;強化民選總統對人民直接訴求的政治基礎。但是馬總統也是一位對憲政體制非常堅持的人,所以他的報告必須會在憲政體制的架構下進行。
所謂「憲政體制的架構」,就是向立法院負責的不是總統,而是行政院長,所以在時機上,總統國情報告絕不能在行政院長向立法院做施政總質詢之前,否則有破壞憲政體制之虞因此,我們認為如果馬總統同意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也要在稍待新屆總統就職後為之。
在報告的層次上,總統只能就國家的大政方針與未來方向做整體的說明,而非去報告美牛議題,這樣的層次過低,又屬於行政職權。如果總統要報告實質內容,依憲法規定總統的職權為外交權、統帥權、法令公布權、人事權、赦免權、緊急命令與戒嚴權、院際調解權、兩岸等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策權、覆議核可權、解散國會權、其他儀式性權力,所以總統只能就職權範圍做實質報告。
在議事程序層次上,既然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總統若來報告應不能進行議事質詢,這完全不合憲政體制,更不合總統報告的定位,所以立院應先確定議事程序,不能以政治操弄來破壞憲政體制。
深盼不要將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當成政治武器,應該合力完成一次重要的憲政慣例。應該是莊嚴的、融洽的、禮貌的、尊重的,這是對國家元首的基本對待;絕不能有立法院議事慣有的杯葛、衝撞、叫囂、及肢體語言,不僅要符合憲政體制的規定,更要尊重總統國家名器的尊嚴。
美牛問題有它的政治考量,進不進口必須理智面對,但是美牛進口與否是行政部門的裁量。新內閣即將提出施政報告,必會向立法院做出詳細說明,立委諸公自可向行政院長提出質詢。至於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應該與美牛議題脫勾,國情報告不是專案報告,台灣極可能的第一次,千萬不要用政治貶抑汙染了國情報告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