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79年(民國68年)
●新任新聞局長宋楚瑜推動金馬獎專業化、國際化、藝術化三大目標。除大幅增加評審的專業名額外,同時將頒獎典禮擴大為晚會,邀請伊莉莎白.泰勒與詹姆斯.梅遜參加,誠為一時盛會,往後三年亦都邀請國外影星參加。民間開始重視電影,金馬獎成為社會事件,而不只是電影圈活動。
●法國文化中心支持舉辦「法國電影節」。對於美國電影壟斷的情形聊作平衡,結果大受歡迎。
●公營機構的政宣電影未改,今年計有《成功嶺上》、《古寧頭大捷》、《小城故事》等。三月,《成功嶺上》捧紅了許不了,是八十年代重要的電影票房寵兒。
●劉立立繼承瓊瑤∕林青霞的愛情文藝主流,拍攝《一顆紅豆》、《雁兒在林梢》。此時瓊瑤小說已有一貫流程,先在《皇冠》雜誌發表,繼而編劇,再由自己的製片公司拍攝,形成脫拉斯雛形,販賣愛情幻想。
●胡金銓的《空山靈雨》、《山中傳奇》公映。劉家良幾部佳片亦上映《爛頭何》、《瘋猴》、《中華大夫》等。洪金寶《贊先生與找錢華》、孫仲《教頭》、成龍《笑拳怪招》,都是武打片轉型期之代表作。
●同年台港都有新銳電影出現,雖成就不一,卻有新氣象。如徐克之《蝶變》,王菊金的《六朝怪談》。此外許冠文的《半斤八兩》、吳思遠《廉政風暴》均從香港本地推銷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