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河岸去汙 踏青好去處

楊慧玉 |2012.01.27
702觀看次
字級

【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踏青不想再舟車勞頓?環保署十年推動河川汙染的整治有成,不但使河川的水質變乾淨,活化的水岸與豐富的生態,更讓原本髒亂的河岸亮起來,成為鄰近居民郊遊踏青與生態教育的新選項。

環保署指出,自民國九十一年起補助地方政府整治,目前已完成五十四處人工溼地,營造濕溼地面積近五百公頃,每日約淨化二十四萬公噸污汙水。尤其許多流經都會的河川,原本遭受嚴重汙染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卻在整治後展新新風貌。

新完工的新北市新莊中港大排河廊改造,納入水質改善工程,將全長二點三公里的大排從「黑龍江」變成「白水河」,並在不同河段營造各異其趣的水岸意象,以光之舞、水之戀、風之動及綠之生等景觀造景,夜間,在燈光點綴下更顯風情。

淡水河流域包括上游的基隆河、大漢溪、景美溪與新店溪河岸,也都是踏青的好去處,總面積超過一千四百公頃,沿岸逾兩百五十公里的自行車步道,也讓民眾能騎乘單車悠遊水岸、親近河川。

台中市柳川流經人口密集的精華河段,在南屯路到學士路間完成「汙水截流」、「河道薄層流」淨化及「河岸環境改善」等工程,藉由結合汙水截流及薄層流再淨化設施,減輕河川汙染負荷及提升水體溶氧數值,避免臭味發生,並在兩岸設置鐵馬道,進行綠美化造景,營造出適合遊憩的河岸環境。

環繞鳳山古城的曹公圳,則是鳳山溪整治計畫的重點之一。曹公圳屬鳳山溪支流,整治前河岸違章建築林立、臭水橫流,經過生態設計手法及汙水截流整治後,沿岸比美日本小城,結合自行車道、清水景觀平台、水濱棧道等生態綠廊,為鳳城北側營造出休閒、親水的樂活綠帶。

屏東市的萬年溪在整治前因水質烏黑惡臭而有「萬年臭」的稱號,透過施作跌水工、汙水截流、尋求補注水源、自然淨化工法及強化河岸景觀改善等整治手段,如今水質及水域環境已大幅改善,魚蹤重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