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鳳舞》
文/廖之韻 圖/聯影
什麼樣的生活可以上演成一齣戲?什麼樣的戲作又是一幕幕真實人生?上了台,亮相。戲散了,下了一座舞台,又上了另一座舞台。
電影以歌仔戲班的的生活為背景,濃濃的地方性、草根味,無疑想要傳達的是某種「寫實」的戲劇人生。然而,觀眾正在看戲,戲裡也在作戲,下了台後的戲也許比舞台上還精采。或是,換個角度想,我們無時無刻不也像是在演出嗎?人人都是演員,人人也都是戲迷。
歌仔戲班的酸甜苦辣,看了讓人或哭或笑,在傳統與現代的的衝撞中,所謂的「野台戲」面臨著許多生存的挑戰,卻也有死忠的戲迷,一路追星到要跟進戲班子裡。電影的某些部分傳達對於歌仔戲班和演員生活的認識,以及存續傳統文化的思考。
然而,更多時候,甚至是電影裡比較有趣的部分,卻是歌仔戲台上與台下世事人情的交錯。電影中的女主角(是歌仔戲戲台上的男主角)有著自身化不開的結,是否能繼續上台成了該戲班存亡的關鍵,於是,陰錯陽差之下,上演了一齣以假帶真的戲碼。加上戲班裡其他人的感情糾葛,真真假假之間,誰說不又是一齣好戲呢?
如欲擺脫這一身糾纏,似乎唯有遠離是非,可又難捨難分。或許要等到有那麼一剎那,當身心安頓,才又有重回舞台的力量,繼續未了之事。
一個戲班就像一個家,自然有許多大小事,連吵架也是那樣直接,可又絕非真的恩斷情絕。末了,戲班子改了個名字,加上現代科技的特效演出,似乎訴說著香火正不斷傳承,宛如這世界一個又一個的緣起緣滅。
《新天生一對》
文/梵蓉 圖/威視
相信大家對於朱延平導演於一九八四年,所執導的電影《天生一對》並不陌生。當傳出朱導即將拍攝《新天生一對》時,觀眾不免產生很大的疑問。這些疑問在看過影片後,隨著笑聲與淚水,消逝在另一個不存在的時空中。
《新》劇中阿B(周渝民飾)原是個GP摩托車賽的天才冠軍車手,卻在一場事先刻意安排好的意外中,失去名與利,同時也失去了心愛的老婆,使他自暴自棄。
某天,阿B失聯六年的老婆家蔚(楊冪飾)突然帶著六歲的孩子彬彬(小小彬飾)出現,並說出彬彬是阿B親生子的事實,希望阿B可以幫忙照顧一陣子。
從來沒見過父親的彬彬,難掩心中對父親的崇拜與驕傲,認真的對阿B說:「一道彩虹是半圓,兩道彩虹是團圓;等到有一天,天上出現兩道彩虹的時候,我就可以跟我爸爸團圓了。」這句天真童語,讓原本自暴自棄的阿B開始振作,決定贏回失去的一切。
這部電影中,無論在劇情的鋪陳,或是畫面的處理手法,皆與以往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光前面開場的動畫,就讓人感受到天真的童趣與滿滿的溫馨,加上場景的襯托,構成一部具有偶像劇味道的清新風格;如果硬要說,這部作品與以往有何相同的地方,除了朱式幽默手法外,溫馨感人的細膩情感,也是最典型的,即使劇中主角有再深的哀愁與無奈,都能讓觀眾笑中帶淚的獲得心靈上的宣洩。
近年來國片市場回溫,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除了歸功於導演、編劇、幕後工作人員、演員們的努力;觀眾的力量是迫使國片內容愈拍愈好,愈拍愈多元的最大動力。
《重金屬叔要成名》
文/葛大維 圖/聯影
紀錄片《重金屬叔要成名》打破了「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迷思,沒錯,夢想是希望,但只有努力去做,夢想才有可能實現,希望才不會永遠落空。
《重金屬叔要成名》的鏡頭對準一個名叫ANVIL的重金屬搖滾樂團,他們在八○年代受到矚目,和邦喬飛等許多新崛起的樂團到日本演唱之後,邦喬飛成為搖滾樂的天團,備受好評的AVNIL運勢走跌,沒機會出片,團員羅伯和大嘴必須靠打零工養家活口。直到有一天沒沒無聞的女經紀人來電,邀AVNIL赴歐洲演唱,重新激發團員想為自己再唱一次的熱情。
這部紀錄片最熱血的地方,在於主角羅伯和大嘴都已經是邁入中年、頭髮稀疏又挺個啤酒肚的大叔,他們曾經努力追求夢想,但礙於現實回歸平凡,本以為就此渾渾噩噩過一生,沒想到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找上門,他們說什麼也要再拚一次,不論能不能成功,至少將來不會後悔。
這部紀錄片最感人的地方,是主角羅伯和大嘴,從十四、五歲就相識並決定組團,他們的友情沒有被生活挫敗壓垮,即使因為意見衝突而吵架,但最終都會和好如初。此外羅伯和大嘴的家人,更對他們無怨無悔的關心與支持。
這部紀錄片最勵志的地方,在於他們決心跨出庸庸碌碌的生活,飛到人生地疏的歐洲,即使旅程多波折、賣力演唱卻拿不到酬勞,但他們勇於邁出一大步,堅持理想,「成就」了新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及實現夢想,夢想真的不用很偉大,每天的生活完成一件有趣與有用的事,就是實現夢想。誠如片中年過半百的羅伯和大嘴所說:「人生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長,但只要決心去實現夢想,永遠不嫌晚。」
《紅酒燉香雞》
文/葛大維 圖/海鵬
做菜的樂趣之一,是讓不同的食材融會,經過調理、烹煮、等候,期待微妙變化後的色香味。德國片《紅酒燉香雞》不是一部美食電影,但它藉著一對父女相認,從陌生變親密,宛如精心燉製佳餚的過程,是一部爽口暖心的美味電影。
《紅酒燉香雞》描述一位失意的男編劇,好不容易等到一部根據暢銷小說改編的大製作電影,邀他和原著女作家一起編劇,不料一位八歲小女孩找上門,說是他的親生女兒,搬來和他同住,過去是花花公子的男編劇,因為突然出現的女兒,開始學習當爸爸,重新整頓人生。
近年藉美食巧喻人生的電影大流行,《紅酒燉香雞》的片名「KOKOWAAH」,源自法國的一道家常菜「紅酒燉雞」(Coq au Vin),雖然片中只出現這一道菜,這道菜卻充滿豐富的寓意。
「Coq」是法文的「公雞」,片中這道菜原是男主角用來討女友歡心的工具,屢試不爽,唯獨做給女兒吃,女兒卻不愛吃。證明做情人和當爸爸,是大不相同。
「Vin」在法文中雖然泛指酒類,但「Coq au Vin」這道菜一定要用紅酒烹製雞肉,才能燴燉出芳香的好味道;就像男主角,沒想到自己會有女兒,而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竟能讓他的人生大逆轉,乏味變美味。
父女關係是《紅酒燉香雞》的重心,女兒突然來相認,男編劇不但沒有拒養,還耐心幫她縫睡衣、煮早餐、送上學、警告男同學不准再恐嚇女兒,連女兒煎蛋不小心差點釀成火災,他都用勸導而非責罵體罰,簡直是超完美爸爸。
除了親子關係,本片也探討如何平衡兩性相處、協調人際關係、突破工作瓶頸等寫實議題,片中的男主角,從濫情變專情,從頹廢變積極,從自私自利變關懷付出,從隨便寫寫電視節目腳本糊口,變成認真寫劇本發揮創意,讓全片不僅溫馨,而且勵志。
《紅酒燉香雞》有別於其他電影之處,是特別添加一味:乃身兼製、編、導、演四職的提爾史威格的真實經歷。人生歷練經過沉澱,就能變成耐人尋味的好戲。在適當的時間和地方,用心「燉」一下,就能讓生活、創作變化出不同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