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轟隆轟隆的火車急駛聲、在風中散開的柴煤味,這些鐵道文化是台灣人不可抹滅的跨時代共同記憶。為了讓大家重溫過去的這份感動,國立台灣博物館即日起至四月十五日展出「鐵道印象‧1970s」影像特展,完整呈現出台灣鐵道七○年代的歷史,以照片來回味這段美好的過去。
「鐵道印象‧1970s」影像特展主題包括「一九七○年西部幹線、蒸汽機車與柴電車」、「一九七六年西部幹線、鐵路電氣化」、「一九八○年東部幹線、北迴鐵路、東拓」、「鐵道從業人員的身影」,展出的六十餘張珍貴影像,均由今年已九十三歲的前台北檢車段段長黃澍民、攝影家安有仁提供,用影像紀錄六○年代後期,鐵路在台灣交通發展時刻所擔任的重要角色。
此外,並展出由台鐵和民間單位提供柴電機車、電聯車、柴油客車、通勤客車、復興號車廂、莒光號車廂等模型,以及硬式車票票櫃、女性隨車服務員制服、司機員制服與帽子等文物。
安有仁是美國人,一九五四年隨父母到台灣定居,因為與父母搭乘火車環台旅遊,因而對鐵道產生極大熱情,開始在台灣各地拍攝鐵道照片。安有仁表示,在高中時期拍攝的照片,大多是彩色正片,由於台灣當時還在戒嚴,要拍攝交通設施的照片非常不容易,就連黑白照片都相當昂貴,因此這些記錄著台灣交通運輸高度發展時期的彩色照片,對鐵道愛好者來說,更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