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據點遍城鄉
新北市擁有二十九個行政區,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
升格為新北市之後,原本台北縣各鄉鎮市立圖書館,均編列為新北市立圖書館分館及閱覽室,共接收五十八所分館、三十七所圖書閱覽室及文史館、典藏室等,因此,新北市立圖書館一夕之間成為擁有九十八個據點的大單位,一年來,更增為一百零三個據點。
以故事植根閱讀
新北市立圖書館館長于玟本著「植根閱讀」的決心,舉辦「送故事到社區」,在各個社區裡大力推動閱讀,號召故事志工為小朋友說故事,散播閱讀種子,甚至積極邀請家長共同參與親子共讀,希望能從家庭發酵,串連社區,提升全民閱讀風氣。
根據統計,新北市擁有三百八十九萬多的人口,藏書量卻僅有三百七十一萬多冊,目前購書將由市圖統一整合資源,挹注經費購置中文圖書、外文圖書、視聽資料及電子資源,滿足更多市民的閱讀需求。
另外,新北市圖更進一步深入服務老人安養中心和育幼院,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失智長者與學習遲緩兒說故事,藉由好故事豐富弱勢族群的閱讀生活。
于館長說,閱讀無遠弗屆,未來新北市圖會繼續以資源中心的概念,集結志工力量,讓書香走出圖書館並走入社會漠視的角落,發揮推廣閱讀的最大效益。
綠建築新總館
為提供給新北市民更優質的閱讀環境,新北市立圖書館將打造一座以「綠色自然閱讀公園」為主題的軟硬體圖書館。
新總館將落腳於板橋亞東捷運站旁,占地約六千平方公尺,興建地下三樓,地上十二樓,今年開始動工,預定民國一○三年啟用。新館規畫採綠建築概念,連結公園成帶狀閱讀廣場,屋頂設有閱讀花園,結合數位與傳統功能。除了建置電子圖書館,也設有漫畫、電影、文史資料中心等,並根據不同年齡層,設計出專屬的人性化閱讀空間,將成為民眾休閒、遊樂的綠色新地標。
總館書籍的借閱方式,也漸漸朝智慧圖書館無線射頻晶片(RFID)邁進,民眾只須持有悠遊卡,就能自行刷卡入館瀏覽書籍,並利用自助借還系統辦理圖書借還手續。
發展特色館舍
原有館舍,像是平溪天燈、坪林茶鄉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館舍,于玟則鼓勵館員應依各區需求,收集專屬在地的文獻資料。
過去特色館藏像是分工典藏,現在圖書館已設置通借通還的功能,不需要再執著於館藏特色,建立地方文獻才是當務之急。
打造行動圖書車
五都升格後,新北市立圖書館也面臨「城鄉閱讀資源配置不均」的困境,雖然每個行政區都設有圖書館,但住在郊區的孩子仍得面對往返圖書館距離過遠及交通困難的狀況,于玟館長表示,為了避免城鄉落差對孩童造成影響,新北市圖特別打造行動圖書車,搭配「好書大家讀」活動,依中、高、低年級不同年齡層孩童的閱讀需求,分別精選適合書籍,送往山區、沿海等偏遠地區,彌補城鄉的閱讀落差。
行動圖書車除了提供現場閱讀,市民只要辦理借閱證,有行動圖書車的地方皆可隨時借書、還書,十分便利,也是以閱讀凝聚村人的方式之一。
新北市首輛圖書玩具巡迴車,由淡水正式啟航,載著八百冊圖書、十六箱玩具,以及一部四十二吋液晶電視,同時提供駐點地區圖書、遊戲及影視資源,主動出擊,確實有效的將書香資源分享在村里之間。
新住民親子學習
近年來,新北市的新住民大量增加,于館長深深體認新住民媽媽離鄉背井來到陌生地,原來已是缺乏安全感,加上認識的中文有限,所以無法給孩子完整的最基礎的語言教育,更遑論其他。長期處於弱勢教育環境,除影響孩童的學習成長,更凸顯閱讀教育扎根的重要性。
因此,于館長期許從新住民親子語文教學著手,讓母親陪伴孩子共同學習中文,甚至協助新住民媽媽將家鄉寶貴的母語介紹給孩子,達到雙向教學的目標。
城市閱讀新氣象
于玟館長說,升格為新北市後,圖書館面對許多整併上的挑戰,相較於大張旗鼓的改革,針對市民需求做有意義的事更為重要;新北市圖做的事雖然並非全然創新,或許一、兩年內彰顯不出豐碩成效,從長遠來看,卻能打下穩固的閱讀根基,讓市民都能享受閱讀。
新北市立圖書館透過閱讀行動的展開,不但連結了鄉親,還要締造城市閱讀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