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繼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之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昨天也召開國際記者會,他強調,台灣需要一個有經驗因應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並且充分準備、可以維持台海和平與繁榮,以及清廉、正直的領導人,希望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讓台灣繼續向前行,台灣才會贏。
在經濟方面,馬總統表示,政府創造了三十七萬五千個就業機會,並把失業率從最高時的百分之六點一三,降到了百分之四點二八,且持續下降中。面對歐債風暴,政府已做了相當準備。
在廉能政府方面,馬總統指出,他花了很多心思來肅清貪汙,並且重新找回台灣的清廉,重新贏回人民的信賴,所以過去幾年政府大舉肅貪,不但贏得民眾肯定,也得到國際機構讚許。
在照顧弱勢方面,馬總統說,政府實施勞保年金,讓勞工退休能領月退金,其次把沒有納入年金的國民,納入國民年金;同時修改社會救助法,提高貧窮線,並增加許多弱勢津貼,今年度社福預算是有史以來最高。
談到未來願景,馬總統指出,第一個四年目標是撥亂反正跟上世界,第二個四年就希望要脫胎換骨,邁向卓越。要創造條件,在二○二○年前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在國內要建立自由經濟示範區。
國外媒體記者問到,儘管兩岸關係大幅改善,但中國大陸仍不斷擴張軍備,尤其還有上千枚飛彈對準台灣。對此,馬英九表示,台灣當然會感受到威脅,這個事實很早存在,但兩岸關係不斷的向前發展,和平的曙光也已經出現,做法就是繼續推動兩岸的和解,並用一步步的方式,來把兩岸的和解制度化,這是台灣最好的防禦措施之一,武器還是要買,但不能只靠武器,要靠外交、要靠兩岸關係的改善。
他說,做為中華民國的領導人,就是要維持海峽的和平,中國大陸最終的想法是什麼,固然不能忽略,但最重要的是,現階段維持現狀的努力,雙方的合作基礎擴大,要想轉變這個就愈來愈困難,「這就是我們採取的方式」。
他強調,出口與投資是台灣經濟成長的兩大引擎,國外看台灣,比較會過度強調兩岸關係,但是他認為經濟、廉能、社會等問題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兩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