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傳統基金會與《華爾街日報》昨天公布「二○一二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台灣排名上升至全球第十八名,一舉跳升七名,創歷年來最佳,並肯定兩岸貿易協議有利於台灣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復甦,並強調在服務、科技與製造業帶動下,台灣是亞洲最富強經濟體之一。
這項全球一百七十九個國家地區的經濟自由度排名,台灣得分從去年的七十點八上升至七十一點九,排名也從二十五位跳升至十八位,在亞太四十一個經濟體系中,台灣排名第五,僅次於香港、新加坡、澳洲、紐西蘭(分居全球前四名),超過日本和南韓。
在十個計算得分的指標中,台灣有六項得分比去年高,分別是避免貪腐、節制政府支出、財政自由度、貨幣自由度、企業自由度、勞工自由度;持平者有金融自由度、投資自由度和財產權等三項;唯一略為下滑的是貿易自由度。
傳統基金會指出,台灣成為自由經濟的全球領導者,主因是對結構改革的承諾,以及對全球商貿的開放。再者,發展健全的法律體制、有生氣的民營企業和開放市場政策都令台灣的經濟充滿活力;台灣的中小企業也隨時準備好在全球市場進行競爭。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分析,十項評估指標中,台灣有九項分數高於全球與亞洲平均,只有「勞動自由度」一項低於全球與亞洲的平均分數,顯然政府持續追求開放是正確的施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