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藝筆記】稼軒詞續貂之一 把酒長亭說

陳牧雨 |2012.01.13
1463觀看次
字級

南宋‧辛棄疾‧〈賀新郎〉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殘雪。要破帽、多添華髮。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西元一一八八年,南宋淳熙十五年冬。四十八歲的愛國詞人辛棄疾(號稼軒),想起自己二十二歲時,在敵人金國的領土內,冒著生命危險,號召了兩千義士,加入山東人耿京的義軍南渡歸宋,迄今已二十六個年頭了!這些年來,力主抗戰,曾上書「美芹十論」、「九議」等陳述自己的主張。無奈得不到當道者的重視,甚至被削去官職,賦閒在鉛山瓢泉。世道頹危,壯志不酬,只能填填長短句,舒舒胸中悶氣。然而,時常義憤填膺、鬱悶難消,終不免生了一場小病。

這場小病,驚動了好友陳亮自東陽過來看他。兩人不論針貶時政、議論時局,或臧否人物或品詩論詞,皆志同道合,相談甚洽!

陳亮前後一共停留了十天,期間兩人並遊鵝湖。因稼軒另一好友朱熹曾在鵝湖講學,於是興起邀朱熹一起同遊的念頭。修了書,卻沒得到回應,久等不到,陳亮只好飄然東歸。於是稼軒在長亭設宴餞行,把酒話別。

陳亮離開次日,稼軒就開始思念起這個好友,後悔沒有讓他多留幾天。在稼軒的眼中,陳亮的文才,簡直有如淵明般的風流,對世局的觀照遠見,又可直逼臥龍諸葛。十日的相聚、十日的促膝,仍然意猶未盡。

想想,就這樣讓他走了嗎?實在心有不甘。於是快馬加鞭從後追趕,來到了鷺鷥林,雪深泥滑無法前進。這時,不知從何處飛來一隻山鵲,踏碎了堆積在松梢的雪花,點點飄落在破帽上,好像為人增添了許多白髮。而眼前的風景,天寒地凍,在白雪的覆蓋之下,完全是一副不成樣的殘山剩水。雖然有幾株稀稀疏疏的梅花點綴著,使得這荒寒的天地帶點生意;然而,突然飛過兩三隻離群的雁鴨,卻讓人感覺到:這景致還是十分蕭瑟孤寂的!

看來是追不上陳亮了,想返回瓢泉,天色又已太晚,只好投宿在附近吳氏泉湖四望樓。懊惱之餘,在旅店裡一個人逕自喝著悶酒。喝著喝著,不免怪起了好友。

這麼重承諾的人,為何如此輕率的就告別而去?害我趕到此地,只能悵望著天寒無法渡過的江水,而無所作為。道路阻絕,車輪也好像長出四角似的,完全無法前進。此時此地,實在令人神傷無比!如果讓你離去是一種錯誤,這個錯可是要費盡人間所有的鐵才能鑄出來的大錯啊!

夜深了!遠處卻隱隱約約傳來悲戚的笛聲,迴盪在這嚴寒的夜空。這情境,和我現在的心情竟是如此相似!可是,吹笛的人啊!在這漫漫長夜,請別吹得過分淒厲,否則這可會把笛子和我的心一起吹裂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