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環保團體昨日披露,台東縣長濱鄉有四十公頃國有原始林遭破壞,改種成檳榔園,面積約相當一點六個大安森林公園大小,水土保持若因此遭破壞,恐危及鄰近竹湖地區;在機關層層行文下,去年四月檢舉至今,仍毫無動靜,環團痛批政府機關在互踢皮球,對保護森林沒有積極改善作為。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台東縣長濱鄉中濱段竹湖小段七九○地號,約有四十公頃超過百年以上的國有原始林,被人有計畫地毒殺,目的是把原始森林便成為檳榔園。
經過一年的長期調查,地球公民基金會發現,濫墾者先以割草機剷除地表的箭竹林,接著噴灑年年春農藥殺死剩餘草本植被,然後在高大喬木周圍種植檳榔苗,同時在喬木樹幹鋸出傷口注入農藥年年春,隨著檳榔苗長大,喬木也慢慢枯萎死亡,接著再把大樹砍倒。
當地許多珍貴百年老樹因此而被颱風連根拔起,最後,原始森林就變成了檳榔園。根據現場二至三層樓高的檳榔樹研判,原始森林被濫墾的時間已經超過十五年。李根政表示,被砍除的原始森林是台灣低海拔少見的殼斗科森林,其中包含台灣特有種與樹齡超過百年的灰背櫟等。
該基金會表示,去年四年已向農委會林務局檢舉,五月林務局台東林管處證實原始林遭破壞以及被種植檳榔,但澄清土地主管機關為原住民族委員會;接著原委會於六月發文要求台東縣政府儘速查明妥處;十二月基金會再度前往現場勘查,台東縣政府在這半年來並無積極改善作為。
林務局表示,破壞原始林改植檳榔雖違反森林法,但該國有林地是由地方政府管理,目前已分案偵辦。台東地檢署亦邀集台東縣政府和水保、地政相關單位履勘,調查是否涉及竊占和水土保持法。
環保團體呼籲,主管機關應立即採取作為遏止濫墾。至於已收回的國有林應依地況,進行生態復育或造林,加強管理,避免二度出租,重蹈濫墾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