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不知不覺來到佛學院已個把月了,回首三十多天的心路歷程,才發現「佛學院」這三字早已融入生命中。
當初離家時,母親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剛開刀的傷口,孤身在外,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誰來照料我呢?但無論母親如何阻撓,我還是鐵了心,辭別慈愛的雙親,隻身來到佛光山。
初來乍到,環境的陌生,生活作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的,真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闊別至親,眼前的每一張臉孔都那麼陌生,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看看學長悠然自在,法喜滿滿,心中滿腹狐疑,為何他們如斯自在,我卻有喘不過氣的感覺?
「還習慣嗎?」耳邊響起老師的聲音,我茫然地搖搖頭,絲亳不掩飾內心的茫然。「加油啊!給自己一點時間,過渡期的患得患失是難免的!」同樣來自香港的學長在旁打氣。
「不要給她太大的壓力,免得她離家出走!」家,這是我的家嗎?
「走吧,下節課在大講堂上,別忘記帶《佛教叢書》第二冊」、「下雨了,我帶你去把衣服收進室內晾衣場」……同學細心的提醒,讓我逐漸跟上步伐。「你很用心,做得不錯,加油!」學長以鼓勵代替指責,耐心指導我每一項工作。
那一天,因為身體不適,從座位上站起來只覺得頭暈目眩,站不穩腳,同學看見了,馬上扶我坐下,老師得知後也立刻趕來,貼心地讓我服下大悲水,又請人開車送我到診所,我的內心萬分感動,雖說親人不在身邊,但我並不是孤立無援,老師、學長、同學不正如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嗎?
「美麗,這兩天可好些?」老師的慰問,令我心生慚愧,我沒為大眾出力,反增添老師、同學不少的麻煩!
師長的慈愛,同學的扶持,讓我漸漸投入了這裡的生活。大家雖來來自五湖四海,但因緣際會讓我們相知相惜於此地。出坡作務,大家笑嘻嘻地打成一片,看著大家賣力工作,深深感受到志同道合、同心協力的喜悅。
課堂上,老師精采的故事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幽默的語氣引來哄堂大笑,語重心長的話語發人深省……在活潑的氛圍中,大家吸收著佛法真理,滋潤著乾涸的心田,我們彷彿回到無憂的童年,盡情地享受師長的庇蔭。
雖然在佛學院的日子尚短,然而,這裡的一事一物都彷佛和我分不開了,這種親切感正是「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