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誠「周醫師,我爸爸好像怪怪的……。」寒流來襲的下午,老友阿娟打電話來問我。
「怎麼怪?」
「表情好像頓頓的,是不是中風?還是癲癇啊?」阿娟的爸爸中風住院過,也有水腦症、癲癇的病史。
「妳看他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嗯─,有。」
「再請他抬高雙手平舉?看看單手會不會無力而垂下來呢?」
「並沒有下垂。」
「請妳爸爸講一句話─『今天是星期五』,請他講看看?」
「現在又可以講話了,可是剛剛有一段時間講不清楚。」
「看起來比較像是癲癇小發作,但是癲癇發作,也有可能是因為中風,要是再發生或惡化,急診求醫比較好,請密切聯絡喔。」
註:台灣腦中風學會提供快速記憶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
一、臉部表情(Face)是否嘴歪眼斜?例如請患者做鬼臉或微笑的動作,觀察臉部兩側的對稱性。
二、雙手(Arm)是否能平舉而沒單手下垂?例如請患者雙手抬高至施測者的肩膀上測試。
三、觀察病人說話(Speech),是否清晰完整?
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快送醫。
四、記下發作時間(Time),以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三小時。
預防中風七要件:量血壓、勿抽菸、察覺並治療糖尿病、勿飲酒過量、健康飲食習慣、定期健康檢查、適度運動。
腦中風只有百分之十九,因供應腦部的血管破裂所致,百分之八十一因血液凝塊堵塞腦部血管所造成。一旦發現中風症狀,盡量在黃金三小時內送醫就診,透過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把阻塞的血管打通(統計顯示:在三小時內打血栓溶解劑者,比沒打血栓溶解劑者,多三成多的復原機會)。
發現突然講話不清楚,答非所問或單側肢體無力(或感覺異常)、半側臉部麻痺(嘴歪眼斜)流口水、視力模糊、視野改變,眩暈、嘔吐、劇烈頭痛,走路的步態不穩,抽搐、精神上的改變包括情緒冷漠、躁動不安或記憶喪失等症狀,可能是腦中風徵兆,趕快送醫院。
一旦發現中風徵兆,盡量在二小時內就醫(之後的一小時,須做各種檢查,包括精密的電腦斷層,加起來稱為「黃金三小時」),才能達到更有效的治療成效。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