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最近天氣變冷,類流感急診人數明顯上升。為紓解急診病患,衛生署醫事處指示,全國二十三家署立醫院將於三天到一周內設立類流感特別門診,區域醫院以上的醫療院所最近一、兩周急診量若超過去年同期兩成以上,也必須開設類流感門診,方便民眾就醫。
醫事處長石崇良預測,這波流感疫情將於農曆年期間達到最高峰,為了提高民眾就醫方便性,衛生署已行文給各地衛生局督辦類流感門診,並要求轄區內醫療院所春節九天假期必須開放部分門診,醫院不得唱空城。衛生局也將針對轄區內醫療院所的醫師,宣導B型流感的治療指引。
衛生署也透過醫師公會加強流感診斷及處方藥物的訓練,對於有類流感症狀,且符合公費給藥條件的患者,及早提供抗病毒藥物。
至於類流感門診所設置的地點,由醫院自行決定,如果急診室太窄,可以設在一般門診區,有呼吸道症狀的病患,可直接在掛號櫃台掛類流感門診。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類流感門診成立後,出現咳嗽、發燒、流鼻水、頭痛、倦怠感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病患,可以快速且即時獲得醫療服務,不用看急診或一般內科、耳喉鼻科門診。目前國內存有五百多萬人份的抗病毒藥物「克流感」、「瑞樂沙」,將免費提供給有類流感症狀的患者。
暫不更動抗病毒藥物
另外,針對日本非營利機構「藥物監視中心」(NPOJIP)指出,新流感H1N1患者服用抗流感藥物「克流感」(Tamiflu),可能導致嚴重呼吸困難等症狀,病情在十二小時內加劇,要求日本厚生勞動省停用克流感。
疾管局表示,世界各國藥政管理機關、包括我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都會注意,因為目前僅有單篇的報告,我國並無相關不良反應的通報,仍會密切注意,但目前暫不會更動抗病毒藥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