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商圈如果有徒步區…

夏學理 |2012.01.03
955觀看次
字級

師大商圈改為徒步區的議題,日前引發討論,媒體也有報導,但部分內容似曲解「師大商圈形象及其文化創意資源發展之整合研究」原意。

我出於關懷社區,主動構思籌畫半年、調查研究一年,結合國內外最新文獻資料、諸多個案與民調結果,寫成了八萬餘字的研究論述,倡議師大商圈改為徒步區。

我服務於台師大,出入周邊商圈、社區,即使不居住於此,但這幾年目睹師大路與聯通巷弄內的人車爭道險象、環境品質惡化,感受何止悵然。去年擔任台北市政府商業處「優質商圈」認證委員時,於晨間、午後與黑夜,深度走訪師大路與各巷弄間,眼見處處水漬、雜物,鼻聞陣陣異味,基於同理心,對居民日益不滿與負面情緒了然於胸。

本校前音樂學院院長在師大路遭車輛撞擊,是促成個人以志工身分投入研究的主因之一,想想校內數萬名教職員工生,長年在此工作、學習,如果學校與社區能互為依附,協助促進校外社區良性發展,研究就不該被定位為「多管閒事」。

於是,在還巷弄乾淨與寧靜、保障合法、住商雙贏的前提下,結合周末、國際文創,及電動接駁列車的「師大路行人徒步區」概念逐漸成形,並與計畫中不再出現違法攤商的「師大巷弄散步道」,合而為一「魚骨狀」人文路徑,讓師大路可在結合台師大的國際與藝文資源下,打造為全國最具創意與特色的街廓,也可因違法攤商撤出巷弄,重拾住宅區的優雅寧靜。

遺憾的是,原本為因應師大路轉化為周末徒步區的裝卸貨時間調配計畫,被曲解為清晨與深夜在「巷弄內」裝卸貨;無奈的是,受訪的社區民眾總數,占總體有效問卷的百分之五十,且百分之七十八的居民支持設置行人徒步區,卻被說為「沒徵詢地方意見」。

台中逢甲商圈、高雄六合夜市、台北西門徒步區、韓國首爾弘益大學步行街,及聞名全球的澳洲雪梨人行步道,都曾在「以步行取代車陣」的蛻變過程中,承受自閉與白目的指摘。

我不會忘記過去十八個月,學生們曾冒著寒風,在師大路的街頭上,認真地做訪談;也不會忘記曾有名孕婦告訴我「如果能有徒步區,我就可以抱著孩子,坐在小公園裡聽音樂、看演出」;更不會忘記那位老太太的痀僂背影,及她所說的:「如果早有徒步區,我就可以推著行動不便的老伴,在大街上漫步、曬曬太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