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由於自強號每逢假日經常爆滿,買座票者抱怨走道人太多,甚至上不了車,上廁所也寸步難行,因而台鐵打算明年要取消自強號站票,以增加區間車或電聯車取代。
我很想說,國營事業的台鐵,思考問題的切入點和一般企業大不相同。
以個人搭乘火車的經驗,自強號站票問題重點並非在站票,而是站票的數量沒節制、規畫,數量過多,且過於集中於特定班次與車廂,才是造成困擾的原因。
台鐵近年來更改班次,大幅取消莒光號與復興號列車,長途旅程改以自強號為主(短程為區間車與電聯車),但偏偏有些自強號停靠站數多,自然造成搭乘的問題。
還有,自強號取消站票後,如果增加的區間車或電聯車不夠密集,或時刻不理想,人潮也只是擠到莒光號與其他車種上,問題並沒有解決。
台鐵除了應開加班車、加掛車廂,設計能有效分散人流的上下車動線外,也該對站票進行座票式的規畫,例如須限制搭乘車次、車廂,分散站票搭程的集中效應(許多旅客習慣選擇出站近的車廂,造成站票旅客擠在特定車廂),及管控票數(如一節火車就只能賣若干張站票),以目前電腦售票作業系統管控站票並不難
如果台鐵什麼都不做,只是將自強號站票取消,相信到春節等大節日或連續假期,買不到站票回家的抱怨電話,會灌爆台鐵。
台鐵想出如此不負責任的「解決辦法」,不如乾脆說要把生意拱手讓給高鐵和客運業者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