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定國
最後一批美軍十七日從伊拉克撤出,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巴林、卡達及阿聯大公國等六個波灣國家,十八日就在沙國首都利雅德召開高峰會,討論中東局勢和伊朗問題。
海珊時代的伊拉克是該地區主要軍事力量,是伊朗的戰略對手,甚至是以色列東鄰的潛在威脅。美國打垮海珊,伊朗受益,成為中東崛起的新力量,除了本身軍事力量,還透過黎巴嫩真主黨、加薩地帶的哈馬斯組織,對阿拉伯世界造成愈來愈大的影響。
阿拉伯之春讓中東局勢變得更複雜,這些運動把一些西方的「盟友」趕下台,譬如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現在則威脅敘利亞,一旦阿薩德總統倒台,伊朗將失去重要盟友,也許會降低對阿拉伯世界的威脅。
自歐巴馬宣布從伊拉克全面撤軍後,引發國內和波灣部分國家對地區安全的憂心。美國雖表示將把注意力從中東轉往亞太,卻不意味對這裡撒手不管。
美國早有重組中東軍力的計畫,十一月已與波灣六國接觸,商討組成新的安保聯盟,類似「中東版北約」,建立新的防衛架構,聯合海空演習、導彈防禦合作,並在科威特保留一支地面部隊,派遣更多軍艦進駐波灣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