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獸醫
臨床病例中,有很多是屬於細菌性感染的問題。這類問題臨床醫師多以「白血球指數」來作判定,同時也以指數的升降,作為預後的參考。
不過白血球在體內分布,其實有一定的機制。從骨髓的製造、儲存到釋放,都會受到感染源刺激的影響。我們所抽的血液,只能反映循環中白血球的數值,但是沒有辦法精算「尚未釋放」、「儲存在骨隨中」以及「消耗以後」的數量。也因此對於急性期白血球的大量上升,的確可以預期「發炎或感染」的狀況;但是病程一旦拖久,對於白血球長期的消耗和製造可能已經出現不足,雖然數值偏低,卻無法量化或判定感染是否已經受到控制(敗血症的末期白血球數值有可能是偏低的)。
在人醫方面,對於感染除了會用白血球做參考,更會以「CRP」(C-Reactive Protein)的數值來判讀。CRP是一種由肝臟製造的蛋白質,當身體遭受外源性感染源的刺激,就會釋放出來。由於沒有製造、儲存和消耗等問題,因此數值的升降,除了和感染程度成正相關,同時常常也反應在實際的病情狀況上。
很多飼主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家的寵物有需要吃抗生素嗎?正確的解答就是:一旦有感染的問題或疑慮,抗生素絕對是對抗細菌的首選藥物!但對於「到底有沒有感染?」「感染情況有多嚴重何?」「選擇的抗生素有沒有效?」「需要調整劑量或換藥嗎?」「吃藥要吃多久?」「感染是否受到控制?」這類問題,永遠是臨床醫師和飼主可能需要弄明白的。對於各種感染的診斷、追蹤和預後若沒有辦法量化,以上的疑慮恐怕也難消除。CRP在很多感染問題的處置上,提供可以量化的參考!
所有的感染問題,嚴格來說,都需要經過「細菌培養」和「抗生素敏感試驗」來作藥物選擇。但是檢查結果往往需要好幾天的時間,因此臨床醫師在病情無法耽誤的情況之下,都會用經驗法則來投與抗生素;等到報告出爐之後,再調整藥物。
阿D是一隻十幾歲的西施犬,由於長時間的慢性外耳炎困擾寵物,也困擾主人。來院內經由CRP的檢查,數值高達一二二;透過抗生素的治療,數值降為六三。外耳炎的情況和CRP的數值反應,讓飼主明白感染已經受到控制。下次當我們的寵物寶貝有感染問題,除了了解白血球的數值外,CRP也應該列為判讀依據。
(轉載自小獸醫部落格,更多診療經驗分享請參閱:http://tw.myblog.yahoo.com/poai-p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