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豈容激情與狡辯

 |2011.12.18
1277觀看次
字級

第二次總統大選辯論會,馬英九申論較少新意,但回答十二個公民團體提問時,不論富人稅、司法改革或核安議題,數字翔實,政策嫻熟,實施的可能性高,得分較多。

宋楚瑜打「安全」牌,說國家安全不只是軍事安全,還有財產安全、財政安全、國土安全、社會安全。他說當選後將組成跨黨派「大聯合政府」,照顧中產階級、中小企業和中小企業等「三中」。攻守兼備,邏輯性強,口才也好。

蔡英文強調確保台灣未來有「四個第一」:民生第一、公平第一、永續第一跟民主第一。她說民眾對司法信賴度不高,司法人也覺得不可信,感覺司法太遙遠。她點出了社會普遍觀感,但她主張民間參與,馬英九強調兼顧實務與制度,都沒有太多新意。核安議題,馬英九說將確保核安、逐步減核、打造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未來將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及對國際社會減碳承諾條件下減核。非核家園也是民進黨、蔡英文所主張,理念相同,但知易行難,各國都很頭疼。民進黨執政時並沒有處理好,如今蔡英文也沒有提出更可行良策。

對富人稅,馬英九、蔡英文都傾向支持。蔡也強調,工作貧窮問題須改變產業結構,讓薪資所得有成長空間,產業升級,還要發展在地經濟,擴大內需,讓工作機會不外流。蔡提出房價飆漲、貧富差距、黨產等具體問題,並再批評馬政府的兩岸經濟政策,指馬英九用國家機器戕害民主和產業。

公民提問至此,又從政策問題扯上政治。馬英九再提ECFA優點,強調不要再給他貼上「傾中」標籤。當宋楚瑜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強烈質疑,她未明確回應,反而咬住馬總統,說很多北京學者跟智囊呼應馬總統的兩岸政策,認為再給他四年,兩岸關係必走向北京所期待的「和平統一」,這就是台灣人民最擔心的地方。

從民主理論來看,民眾平時還較能客觀理性論述,選舉時卻往往由主觀感覺或意識形態主導投票行為,而這多由政治人物操弄。所謂和平統一,究竟是「北京所期待的」還是「台灣人民所期待的」,藍綠仍沒有交集,仍將訴諸意識型態。

失業率高是事實、貧富差距大也是事實,富人稅、司法改革或核安等公民議題,政策辯論沒有摩擦出激烈火花。因此,宇昌案一如預料,成為攻防焦點,使公民提問失焦。蔡英文強調清白,指馬團隊動員國家機器攻擊她,司法機關也配合偵查,違反行政中立、司法獨立。馬總統回應說,這是對他人格嚴重抹黑及污辱,不能接受。

宋楚瑜表示:「又來了!吵來吵去對台灣民主有什麼幫助?」說這樣的辯論不是討論政策,只討論個人操守。宋楚瑜左右開弓,批蔡打馬,說出了民主選舉的最大瑕疵。

選民經常為當下「自認理性」的行為於日後感到後悔。陳水扁的殷鑑不遠,討論政策,豈能不討論操守?要不要「換人做做看」,不應是激情,也不容狡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