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由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昨天主辦「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活動,三黨總統參選人現場接受提問。藝文界人士認為,每位參選人所說都不值得相信,但仍需給多他們壓力,讓他們重視文化政策。
文化界先匯整十二個有關有文化政策面問題,其中針對「語言與文化」問題,蔡英文表示,未來她要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賦予國家語言的定義。馬英九則指出,台灣是多元民族,他任台北市長時,就推動母語的保存和教學,也鼓勵新移民家庭教孩子說母語,發展語言政策未來可納為文化論壇溝通。
針對「專業藝文場館不足」,蔡英文主張優先進行閒置空間再利用,並建立各館所的功能和經營內容,檢討不合時宜的法規。宋楚瑜說,大型的表演館需要更多人才,而小型劇場也需要協助,大、中、小型劇場表演,應以量化辦法,辦大家創造機會。
至於文建會在世界各地成立「台灣書院」,如何與中國大陸「孔子學院」分庭抗禮?蔡英文指出,台灣文化有自己特色,不必跟中國搶中國文化的特色,中國文化已內化為台灣文化一部分,彰顯台灣文化精髓和迷人之處才是「台灣書院」要做的。馬英九則指出,「台灣書院」為研究漢學而成立,宋楚瑜則不願多說。
對於文化預算規畫,蔡英文表示,要要有逐年增加的過程,讓藝文領域所需預算能充分支應,且真正重心在於「內容」,硬體建設要重新檢討。馬英九說,文建會文化預算逐年成長,未上任前的預算不足六十億,明年將成長至一○一億,經濟不景氣,但文化預算不會縮減。宋楚瑜指出,現在的文化預算隱藏在教科文百分之十五預算中,壓縮到文化發展,他如當選總統,一定會加倍文化預算。
在文創產業方面,宋楚瑜說,文化是上游、創意是中游、開花結果的是產業,總統可以其高度推動財稅優惠等措施,為文化人創造機會。馬英九認為,第四波經濟動力就是文化創意產業,所以才投一百億於文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