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健保局因嚴格審查新型抗生素給付,使得部分疾病得自費,讓病患抱怨不已。
近幾年,健保局的給付審查日趨嚴謹,將高診次病患也列為重點,目的在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但是在嚴格的給付審查下,也應彈性審酌患者的實際需求。
現今藥品日新月異,研發新藥品服用次數少,但藥效增強,副作用也降低,大大增加病患順從性,使療效提高,如果仍繼續使用老藥,雖然便宜且有治療作用,但是副作用大,使病患產生疑慮,最後因用藥順從性降低而停藥,除了疾病沒有痊癒,尚有抗藥性問題,結果適得其反。
健保赤字、醫療資源浪費雖為民眾詬病,健保局嚴審給付無可厚非,但也應視情況給予給付,否則繁文縟節的醫療作業規範,將限制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影響醫療品質。
當然療效不佳除了抗藥性,尚包括重複用藥、不當用藥、劑量不足與藥品間交互作用干擾等因素,藥師有責任為民眾做好藥事照護,在藥師把關與健保給付審核雙重機制下,台灣健保制度是全球成功之舉,不應因健保給付嚴審,影響民眾醫療權益及用藥安全。
王重仁(東縣鹿野/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