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家將》小說與《楊家將》齊名,民間一直盛傳「金呼家,銀楊家」之說。
小說裡的山川多是虛構,除了太行山(16回)外,五霸山(15回)、萬花谷(22回)、天定山(32、34、35回)、金牛崗(36回)都屬子虛烏有。第19回提到了桃花潭,容易讓人聯想起唐代李白那首膾炙人口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湊巧小說裡的這個桃花潭恰位於新唐國,新唐國是虛擬之國,作者卻把真實存在的桃花潭安在那裡,想來也是頗費一番心思。
桃花潭在安徽青弋江上游,其景區既有清新秀麗、蒼巒疊翠的皖南風光,可觀山川之靈氣,又有保存完整、風格獨特的古代建築,可發思古之幽情。桃花潭之有名與李白詩作難脫關係,潭邊至今有汪倫墓碑文「唐史官汪諱倫也之墓」,相傳為李白所題寫,其真偽已無從考證。以一首小詩讓潭水名越千古,詩仙可算千古一人矣。
寫宋朝的小說、戲曲多會提到北宋首都東京汴梁。「梁」源於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都城「大梁」,「汴」則源於「汴河」。汴河是一條人工河流,前身乃戰國時的鴻溝;隋大業年間汴河屬通濟渠,成為大運河的一部分。通濟渠在唐朝以後稱汴河;北宋時,汴河不但是當時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而且還是國家安全的繫帶,可以說是趙家王朝的生命線;北宋末年,汴河隨著汴京的淪陷便再也不復往日的繁盛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新汴河建成,成為連接豫、皖、蘇三省的排澇防洪的新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