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學 閱讀作家 創造自己

周慧珠 |2011.11.27
1051觀看次
字級

那一些年,文人、作家越界經營出版,讓讀者看見了作家,也看見了出版社,從此版權頁上的作者名字、出版社名稱,為文學悅讀者提供了具足分量與代表性的選讀標竿。

三十多年了,台灣出版界的「文學五小」對三、四、五、六年級生而言,具有相當的文學閱讀意義;當時的青春學子,以閱讀這些出版社的出版品為榮,而「五小」出版品的封面設計,各有特色,是相當清楚而具指標性。

一九六七年,林海音與丁樹南、馬各、唐達聰、劉國瑞及何凡,秉持「純文學」理念,共同創辦《純文學月刊》;一九六八年「純文學出版社」成立,出版品以《純文學月刊》刊載文章結集為主。

一九七二年,作家姚宜瑛創文學性的「大地出版社」,而她就是這座「文學花園」的主人。

一九七五年,隱地成立爾雅出版社,三十多年來,他從一位出版人轉型成創作量豐碩的作家、詩人,這在台灣出版史上堪稱頭一遭。出版、寫小說、寫詩寫散文,隱地播下文學的種子,他要「在有限的時間裡種一棵無限的文學樹」。

一九七六年,純文學已成立八年,大地成立四年,爾雅一年;這時,詩人楊牧、弦、葉步榮、沈燕士成立洪範出版社,帶起了文學書種的全面熱潮。後起的洪範,出版品中長銷書特別多。

一九七九年,蔡文甫成立「「九歌」出版社,以大眾文學的作品為主要出版方向。

這五家皆由作家文人創設的出版社,規模雖小,卻都具有推廣文學的大志。在林海音號召下,「五小」印製共同行銷的《五家書目》,成為當時喜愛文學的讀者最佳參考書訊;同時,五家出版社負責人每月舉行一次早餐會,談論文學出版。

這些年來,閱讀環境與習慣大不同,文學閱讀式微,但是「文學五小」之爾雅、九歌等,依舊踏著穩當的步伐走過三十多年,讓我們相信,文學閱讀不會老去,因為她是隱性的,面對世間潮流,是「任花開花落」、「任雲卷雲舒」而迤迤然存在著。

兩岸交流密切了起來,從對方的積極「拾寶」中,我們再次看見幾乎被遺忘的珍寶。明道大學在六月間聯合兩岸三地數所大學,舉辦「隱地與華文文學」兩岸三地學術研討會,並在七月間於「爾雅書房」舉辦「閱讀隱地.創造自己」作文教學座談會,透過不同主題探討隱地與作文教學,並邀請高中老師與知名作家發表論點與教案。

晚秋,台北城南,建於日據時期的紀州庵,古蹟新生意,整理成為「台北文學森林」,內有「文學茶館」,期盼著它將是一個充滿「偶然」、可以在此巧遇文友的文學沙龍,在這兒,文學薪傳自然地延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