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菩提】幸福在哪裡

妙凡 |2011.11.25
1447觀看次
字級

午餐時,青年跟我說:「在佛門大家都很和氣,待久了是否將變成不會知人、識人?」

嗯,那叫變笨,跟自己的智商和智慧有關係。

她接著又說:「前二天和以前的同學在一起,發現他們會在外表上較量和打量你的背景和來歷。」

這是人類在物化過程中的迷失。

人,打從一出生就被社會集體催眠,父母、老師、長輩,連電視節目、廣告都提醒我們,唯有不斷的追求財、色、名、食、睡,人生才會沒有後顧之憂;但是,得到了就真的萬世太平嗎?歷史告訴我們,樂在追求五欲的,人生都在計較、煩惱中度過。

世間凡事講因緣和合,在追求財富、名位、學歷、感情的過程中,求,不一定求得到,人生因而有「求不得苦」;求到了,就安穩嗎?愛深則苦深,生離和死別是無常人生一定會遇到的課題,「愛別離苦」隨之而來。

在追求的過程,以自我為中心,不擇手段的貪瞋痴,促使人我交惡,「怨憎會苦」的人際瓶頸也因應而生。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如乾柴烈火焚燒我們的身心,「五蘊熾盛苦」如影隨形,追求五欲物化的生活,是一條明明白白在苦中作樂,最後卻不了了之的道路。

追求五欲,是人生唯一的道路嗎?物化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嗎?是我們被人生選擇,還是我們在選擇人生?如何離苦得樂找到永恆有意義有價值的方向?

星雲大師在佛光四句偈中提出生活的修行方向:「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心態上安住在慈悲喜捨,在行為上點滴惜福結緣,在自課上參禪念佛持戒,落實平等心,學習尊重包容,以慚愧感恩的大願心,設定人生目標,奮起飛揚,開創幸福美好的光明大道。

「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心態、價值觀不同時,放眼過去就是好山好水的美好境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