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陳鈞凱
在婦產科的領域,經痛簡單的區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原發性經痛,另一類是續發性經痛,簡單的說,婦科醫學會祕書長、敏盛醫院婦產科醫師陳保仁形容,原發性經痛是沒有身體上的病變,找不到病因和凶手,而續發性經痛通常是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等病變導致的。
十個女人有九個經痛,這樣的說法一點都不誇張,因為按國際疾病分類代碼(ICD)第十版的標準,只要身體方面出現水腫、脹腫症狀,心理方面有心情低潮、情緒不穩定、失眠等現象,通通可以歸類為經痛患者。
原發性經痛 前列腺素分泌旺盛
陳保仁指出,原發性經痛最典型症狀,包括多數在初經開始後即發生,而且約略在二十六、七歲時,疼痛症狀來到最劇烈頂峰,一般而言,原發性的經痛,在月經來時的頭一兩天感受最明顯,隨著經血順利排出,約第三、第四天即可獲得紓緩,一次最多不會痛超過七天。
前列腺素分泌旺盛,是造成原發性經痛的原因,來自脂肪代謝後產物的前列腺素,不僅會引發氣管收縮,也會引發子宮強烈收縮,導致經痛。
治療原發性經痛,陳保仁強調,止痛藥是第一優先選項,使用重點在於,只要感覺有一點點痛就要吃、吃到不痛為止,這是因為前列腺素分泌像推倒骨牌一樣,如果不能在一開始就停止連鎖反應,止痛藥就會無效。
如果屬於出血量大、月經不規律者,避孕藥不失是臨床第二個良好的選擇,減輕疼痛的同時,還可以調整經期;如果上述兩類藥物都沒辦法發揮效果時,還有一些荷爾蒙抑制劑或者是子宮神經破壞術(LUNA)可供選擇。
陳保仁建議,除了藥物治療,平常也可多補充可緩解子宮收縮的鈣離子,天天吃鈣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分泌的不飽合脂肪酸,如深海魚油、橄欖油,保養身體也有效。
續發性經痛 病變引發
續發性經痛成因則複雜的多,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或骨盆腔有病變造成,需經由超音波及抽血檢查確診,解決個別病因,對症治療,所以只要有長期且持續性經痛問題,一定要先尋求專業婦產科醫師診斷,找出經痛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