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陳克華親佛,從一幅《心經》字畫談起。他說,生平的第一幅《心經》字畫是朋友送的,這幅溥儀祈薦母親冥福而刺血書成的經典,他簡單裝裱後掛在客廳牆上裝飾,但不知怎的心血來潮,一天,他開始念誦及抄寫《心經》,這一抄就斷斷續續抄了數十年。
「當時是圖《心經》短,捉個空便可抄完,而且完全不像別人抄經有那麼些個講究,隨手抓個原子筆在紙上都可以抄上一遍。」陳克華說,他抄經有時勤些,有時懶些,過程中體會抄經的不可思議,例如直覺抄經時的字體不似平常的筆跡,直到抄了有好一陣子,才覺得真正是自己寫下來的。
陳克華說,他抄經完全沒有「祈薦冥福」或類似的其他想法,更何況《心經》內容牽涉深奧的空性,多年以後,才得以明白《心經》根本「無理可解」,而全在心領神會,親身「體驗」;而拜《心經》之賜,他日後在圓覺文教基金會聽《金剛經》時,很快便能接受進入,教人直歎因緣不可思議,亦深感《心經》的妙用。
正因體會佛法的意涵,讓原本認為人世間是殘酷非情想法的陳克華,一改曾經批判撻伐,甚至憤世嫉俗的文風,他開始嘗試畫荷花、拍攝花草。
陳克華並且以《心經》為主題寫下《心花朵朵:陳克華的心經曼陀羅》一書,將多年抄寫《心經》的參悟心得融入數十首詩文中,字裡行間的極致淡定之美躍然紙上,與經典中字字珠璣相得益彰。
「是《心經》,或是說佛法,原來是在我們生活周遭如此普遍地存在著。」陳克華說,《心花朵朵》書中文字皆是念誦或抄寫《心經》自然由心頭浮現,傳達佛法的無所不在;他也寄望,日後創作能如同一朵供在佛前的小花,引路人無心駐足,但聞得法味,在人們心間漾起另一朵如花的如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