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台塑六輕工安事故頻傳,但每次事發後,有關事故責任及賠償問題老是糾纏不清。環保署昨天邀集專家學者召開會議,訂定六輕環境監測與蒐證方法的標準程序及模式,未來只要六輕再發生類似工安事故,即可依標準程序及模式比照及引用。
去年七月,台塑麥寮一廠煉油二廠因重油洩漏引發火災,卻因所執行環境監測不夠周延,致事後無完整數據供調查並釐清事故影響程度與範圍。
環保署於是邀集台塑石化、雲林縣政府、台西鄉、民間環保團體等單位,依四類專長各自推薦共十六位專家參與該會,擬訂環境監測及蒐證方法的標準程序。
標準程序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指事故一開始必須進行空氣品質、毒性化學物質監測;第二階段針對事故延續,除原有空品、毒化物外,還加計監測水質;第三階段指事故結束後,再加計土壤、農漁作物損壞賠償等。由於環境可能因事故產生的空氣、毒化物及水質造成累積影響,因此除原有監測外,再加測廢棄物、土壤、地下水、海域生態、魚類資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