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慶芳台北報導】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鳳翱律師,提起他在消基會十多年的奉獻和成長,謙虛地說:「這裡的夥伴個個是義工,而且是專家學者,大家常常為了討論問題,開會開到深夜,我和他們比起來不算什麼,他們的精神感召了我,也是我投入消基會這麼久的原因。」
李鳳翱從高中時代就注意到消基會這個組織,那時已暗自佩服願意為公益付出的人,直到大學法律系畢業,開始執業,他受前輩林世華的引薦加入消基會法律諮詢隊,那是民國八十年,他深入接觸消基會,了解這個義工團隊的認真,他本來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林世華告訴他:「法律人到消基會來服務,雖然已有專業知識,但若要學到處理事情的常識,這裡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消基會的工作是揭露問題商品,提醒消費大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藉消費者的眼睛找出問題,最後是立法保障,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偶爾會遇到惡言相向和恐嚇,但由於長期累積的努力,加上夥伴們薪火相傳的精神,再棘手的問題也有改善的一天,想想看,如果沒有消基會的努力,商品標示法、消費者保護法、公平交易法…,今天的消費環境會是怎樣?
扮黑臉若是為公益,總會得到支持,那種力量也許很慢很小,但只要有開始的一點改善,就令人鼓舞,李鳳翱形容那種快樂:「好像靜坐之後,心靈得到沉澱,安詳喜悅的感覺慢慢升起,慢慢擴散。」從小就和寺廟做鄰居的他雖沒有宗教的歸屬,但相信入世學習、悟得出世精神之後,還是要回到入世的實踐。
消基會經過二十五年成長,不但組識日益完備,目前也有了栽培人才的機制,李鳳翱記得前輩的風範,秉持維護正義的法律精神,傳承給新生晚輩。
李鳳翱的故事今晚七時十五分於中央廣播電台「寶島溫情」節目中播出。收聽網址www.cb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