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篤十六世二十七日在義大利舉辦跨宗教「為和平祈禱」活動,有來自東正教、基督新教、猶太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孔教等世界各主要宗教代表參與。佛光山星雲大師應教宗邀請,指派滿謙法師、妙光法師代表參加。教宗致詞呼籲世界「再也不要暴力!再也不要戰爭!再也不要恐怖主義!各宗教把正義與和平、寬恕與生命、愛帶給地球!」
聯合國大會通過從二○○二年開始的每年九月二十一日為「國際和平日」,藉以表現聯合國承諾維持各個民族和各個國家之間的和平。但是十年來,國際上的殺戮與血腥從未中止,而且有變本加厲的趨勢;因此借由宗教力量的提升,已經成為和平最後手段。無獨有偶,在今年的八二三,佛光山就特別邀集國內外各宗教領袖,齊聚佛陀紀念館盛大舉辦「愛與和平宗教祈福大會」。可見教廷與佛光山都是同一理想,希望借由宗教力量喚醒每個人心中一種相信的價值,一個最純粹的原點,那就是和平。借由各宗教的集體祈福化解國與國、種族與種族、人與人之間的仇視與對立;所以滿謙法師特別代表佛光山致贈「八二三愛與和平宗教祈福大會」DVD給教宗。
「世界大同」一直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追尋的最高目標,這樣的理想,這樣的憧憬,這樣的期許多美;但卻總是被戰爭無情的撕裂,被槍砲打得千瘡百孔;且不說外國,今年是建國百年,細數這百年的歷史,不就是一部百年的滄桑血淚。環顧今日世界,意識形態的對立,經濟資源的搶奪,分離運動的仇恨,恐怖主義的殺戮,歷史宿怨的難解,我法執著偏離,都讓舉世滔滔萬億人,處在恐怖、痛苦的泥淖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總統羅斯福問太虛大師:「如何才能和平?」大師回道:「慈悲無我」。想要求得和平,正本清源之道,首先要消除心中的我執,四相不除,空華亂墜!我執既去,私欲不存,世間無我,戰爭何起?
中文的「我」,旁邊是個「戈」,可見戰爭都是因為我執太深,唯有無我,才能懂得慈悲,才能心致祥和。台灣的問題也在此,大家都以我為尊,以政治利益為尊,如兩岸要化解仇恨對立,讓殺戮走入歷史,使和平成為永恆,這才是兩岸最大的福祉;但是一個可以深刻討論的「和平協議」,連討論的餘地都沒有,就被扭曲與醜化,難道兩岸的和平不是大家所期待,甚至世界所關注的嗎?
就在教宗舉辦「為和平祈禱」活動時,星雲大師在佛光山會見媒體主管時表示,兩岸之間不需要戰爭、要和平,要有愛才能和平,這個愛不是從利益上去建立,而是要真正要從情義上去建立。星雲大師是真正感受過戰爭的殘忍,蘆溝橋事件,他曾睡在死人堆裡面;八年抗戰,飛機來轟炸、炸彈掉下來,他就在旁邊;國共戰爭的逃難,更讓他看見戰爭的可怕。唯有見過戰爭地獄的人,才知道和平的珍貴。
宗教最積極的意義在於散播愛,其共同的本質就是和平。宗教在今天這個世界紛亂不堪、戰爭不斷的關鍵時刻,必須挺身而出用愛為和平祈福,倡導「平等共尊」,達到「和平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