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大約有四分之一的育齡婦女帶有B型鏈球菌菌落,多數準媽媽不會有症狀,但卻有半數新生兒會在生產過程遭感染,致死率高達百分之二十至四十。存活的個案有近一半的人會留下腦性麻痺等神經學後遺症,醫師建議孕婦可自費篩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醫師胡逸然指出,B型鏈球菌常會存於人體的腸胃道、產道和泌尿道,大約有四分之一育齡婦女帶有B型鏈球菌菌落,絕大多數準媽媽沒有症狀,但有一半新生兒會在經過產道時受感染,感染後發病率約為百分之一至二;另外,則有極少數新生兒是在子宮的時候,即經由胎盤的血流受到感染。
除了孕婦本身在產道或泌尿道帶有菌落外,新生兒感染B型鏈球菌的危險因子還包括:準媽媽發燒、早期破水超過十八個小時、早產、孕婦小於二十歲,以及前一胎的寶寶發生過B型鏈球菌感染的孕婦。
她說,新生兒受B型鏈球菌感染後,不一定馬上發病,有時超過七天後才發病。發病症狀輕重不一,呼吸會較費力、喝奶量減少、嘔吐、嗜睡或不安,及體溫過低或過高等,且有可能進展到產生呼吸窘迫、肺炎、腦膜炎,或敗血症的臨床表現,致死率高達二至四成。而在存活的寶寶中,也有將近一半的人,最終仍留下腦性麻痺等神經學的後遺症。
胡逸然表示,美國疾病管制局已建議所有孕婦,應於懷孕三十五至三十七周間,接受陰道與肛門直腸的B型鏈球菌篩檢,篩檢陽性的準媽媽們,可在分娩前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台灣目前也開始推廣孕婦接受B型鏈球菌篩檢,以預防國內新生兒發生B型鏈球菌感染,自費篩檢價格低廉,建議孕婦進行。
她說,預防性抗生素多是使用盤尼西林,對新生兒不會有副作用,若準媽媽對盤尼西林過敏,也有其他抗生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