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心即

【人間社記者心即大樹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佛光緣第一分會二十二、二十三日在佛光山舉辦兩天「佛光緣身心靈對話—禪心佛道之旅」,佛光緣美術館總館、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佛陀紀念館資料組職事館員等八十多人參加。星雲大師二十二日晚上開示《金剛經》的修行,「『色聲香味觸法』會有變化,不能讓人安住,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無』。」要體會「無」的生活。
自二○○八年開始,每年皆回佛光山舉辦「佛光緣身心靈對話-禪心佛道之旅」的佛光緣第一分會會長蔡璧玉,為了與企業界朋友分享有感《金剛經》的好,因此成立讀書會。她表示,每年的活動設有共修科目,第一年是「無住生心」,第二年是「無相布施」,第三年是「信願行」,今年則是「和諧」,她說:「讀書會已讀兩年的《金剛經》,接著將讀《六祖壇經》,今年因兩期讀書會圓滿,因此帶領讀書會會員回佛光山請法師指導。」
經過一天的禪修體驗等課程後,二十二日晚上於佛光山傳燈樓聆聽星雲大師開示。大師表示,一般人都說想要升官發財、順利,若是「無我」就沒意思了,其實「有」不一定真「有」,「無」也不一定真「無」,「有」就是「無」,「無」就是「有」,「有」與「無」是同一體。
出家無家處處家,無官一身輕、無債一身輕。「無」是無限,無窮無盡,「有」是有限,有窮有盡。在家人過「有」的生活,出家人過「無」的生活,因此清淨安樂自在解脫。「『空』與『有』也是不分開的。」大師舉例,如茶杯不空怎能倒水,「空」能建設「有」;「空」沒有樣子,「空」無相、無所不相,什麼都是「空」,「我們常說的四大皆空,其實即是四大皆有,『空』了才會『有』,其實『空』是很能調和的。」
隨後,大師以「忍」勉眾,強調唯有忍耐才能解決問題,在佛法中,忍是智慧、是力量;有愛心就不對立沒有仇恨,容忍、信賴、包容是「愛」,有「愛」就能解決問題。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佛陀紀念館資料組職事館員皆一同進修,安排戶外禪、《金剛經》的智慧真言、禪修、參與福慧家園共修會、佛陀紀念館巡禮、朝山、座談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