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陳清熙說,每當荔枝成熟,佛光山法師就幫忙推銷,幫助很大。
【人間社記者心即大樹報導】有「荔枝故鄉」美譽的高雄市大樹區,每年五月盛產期,可見到荔枝結實纍纍滿丘陵,其中以玉荷包最多;為了避開豔陽,果農天剛亮就呼朋引伴,召集工人採收,再將荔枝送到分級包裝區挑撿,採收荔枝景象,使大樹區荔枝果園熱鬧滾滾。
大樹區興田里陳清熙,一大早來到祖父時代傳承下來的三甲地荔枝園,他深深吸口氣,企望今年賣個好價錢。
陳清熙回憶,小時候種「黑葉」荔枝沒人買,年年賠錢,因此改種玉荷包。因為玉荷包好吃,籽小肉多汁也多。陳清熙說,玉荷包價錢最好的時候,一斤可賣到兩、三百元,現在產量雖然提高,價錢卻沒有以前好,量多價錢就低。
「玉荷包照顧不易,氣候若不穩定,玉荷包就難以著果,嚴重影響收成,辛苦一年就靠這期收入維生。」陳清熙道出果農看天吃飯的心聲。玉荷包開花時,若遇天冷,花苞就變「空炮彈」,不會結果。玉荷包成本高,除了「疏花」,還要施肥,任何一個環節沒有照顧好,就去了了。種玉荷包要看老天爺是否賞臉,是否風調雨順。
陳清熙說,玉荷包花分「公花」與「母花」,春天先開「公花」,再開「母花」,「公花」只幫助「母花」授粉,玉荷包花味苦,蜜蜂不愛。
怎麼知道花苦?他透露,工人「疏花」時,花蜜會沾到手,舔一下就知道玉荷包花粉是苦的;但「黑葉」花粉卻是甜的,蜜蜂都飛到「黑葉」樹上。但人工貴,一天工資一千兩百至一千五百元,果農賺不了錢。
採收荔枝很辛苦,產期不到一個月,不管下大雨或大太陽,都要抓緊時間採收,採收完也不能放著果園不管,還要請工人整枝,沒結果的要砍掉,重新種植,隔年冬天開花、授粉、著果,期待下一個豐收的季節。
「玉荷包不用等全紅就可以吃,有三分之一紅、尾部帶點黃色,代表已成熟。」陳清熙指出,大樹區玉荷包最大的種植區靠近佛光山,興田里的玉荷包最多,「我們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每當荔枝成熟時,佛光山的法師就大力幫忙推銷,賣的價格比市面好,對我們幫助很大。」陳清熙感謝說,因為每戶幾乎都種荔枝,佛光山盡最大力量照顧農民,大家對佛光山感恩再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