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前,記得老師特別叮嚀,「出家即重生」,必須好好思考「要塑造一個怎樣的出家人」。當下,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彷彿看到眼前一道光明。
剛出家的第一個月彷彿嬰兒出生,內心非常歡喜,周邊的人給予的滿滿祝福,讓我感到幸福洋溢,走起路來也格外輕盈。然而,要「改性」並不容易,我仍然被習氣重重掩蓋住。
六祖惠能大師講「頓悟」,當下承擔就是佛,當下去改變就是佛法,然而,我們往往內心有許多不安,走不出去,開不了口,可能是福德因緣還不具足吧!
這幾個月來,我一直在思考,出家要有出離心,要斷貪瞋痴慢疑,每天早課誦到拜願時,我總是發願要做個身口意三業清淨的出家眾,雖然我還沒有長老、老師的修行功夫,還無法度眾,至少要先把威儀照顧好,但往往踏出殿門,就忘記剛剛在菩薩面前的承諾,煩惱及習氣立刻現前。
因此,我在每日睡前,除了功德回向,還懺悔自己愚痴,讓老師罣礙,讓同學起心動念了。
師父在開學典禮開示中提及:「有想法不說出來沒有用!」還幫我們每個人開光,同學都好高興。正式上課的第一周,有種無法言語的法喜,永本老師像菩薩示現,在他身上,我學到身為出家人應該具備的條件──精進;鄭石岩老師像維摩詰居士,提醒我──修行要有智慧;吉廣輿老師要我們身體力行,不要只是空談。
每位老師都以他們的生命體驗來為我們教學,如果自己沒有一些領悟,沒有打開心胸去學習,就白走這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