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海】 八正道─正精進

杜荷 |2011.10.14
2046觀看次
字級

人常說「修行要帶三分病」,從病苦中體會無常,方能激發道心,精進修學。若是常處安逸容易懶散,渾渾噩噩過了,不會有成就的。

過去以為自己年輕,對身體上的變化較不以為意,天氣是冷是熱隨它去,食物不管軟硬都能吃。但最近在咀嚼食物時,卻發現牙齒明顯鬆弛,幾次之後只好自我安慰是火氣大,造成牙齦腫脹。但心裡不免思及韓愈在〈祭十二郎〉中說:「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每深深感受一次身體的不適,就會為流逝的歲月捏把冷汗,當勤精進,否則老將隨之而來了。

從無常迅速中,發起精進心往前走,接下來要看清路的方向,才不會徒勞無功。因此,八正道在精進之前,加了一個「正」字,意味要有正確的方法去努力。

成語「南轅北轍」的由來,有個耐人尋味的典故:春秋戰國時期,有個魏國人要到楚國去,楚國在魏國南方,他卻往北方去。半途遇到一位朋友,就問他:你要到楚國去應該是往南方走,怎麼往北走呢?

他卻哈哈大說:「不要緊,我的馬跑很快、盤纏也帶得夠多,車夫技術更是一流,肯定到得了。」他的朋友卻搖搖頭說:「即使條件再優越,一旦方向錯了,只會離目標愈來愈遠,不會有到達的一天。」

佛陀在南傳《相應部》中也舉過一個比喻:如果要讓火焰更旺,卻往火中加濕草、濕柴,火焰只會減弱的;而如果要將火熄滅,卻不斷地加進乾草、乾柴,那只會讓火勢更大。

如何正精進呢?佛陀說有四種方法,又稱「四正勤」:第一、已生惡令斷滅;第二、未生惡令不生;第三、未生善令生起;第四、已生善令增長。修行好比耕耘心田,惡念如雜草,若放任它在心中滋長,就很容易做惡,因此,一旦發覺了,就要趕緊將雜草拔除。至於沒有長出雜草的田地,就要勤犁地,播下善種子,待長出善苗後,還要勤施肥、澆水給予愛護,讓善根茁壯。

自己就是心田裡的農夫,唯有勤勞精進,才有稻穀成熟時的豐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