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風車319鄉村藝術工程-- 高修民義務拍150場 記錄孩子笑臉

郭士榛 |2011.10.12
117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五年的時間,高修民放棄假日,無法陪伴家人,隨紙風車劇團上山下海走訪台灣三一九鄉鎮,拍下孩子們欣賞演出後的歡樂笑臉,本身就是攝影記者的高修民說:「跟拍十五萬張三一九藝術工程照片,只希望有一天,未來的主人翁都能懂得尊重生命、關懷他人,使台灣成為天堂。」

九月二十一日是高修民的生日,他為了懷念「九二一」的災民,已有十年不曾過生日,可是今年生日這天,他接到「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通知,高修民以「紙風車三一九鄉村藝術工程」照片獲「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五年的辛苦獲得肯定,內心的喜悅和感傷交雜,「下班後,我騎著車子一路哭回家。」

會參與「紙風車三一九鄉村藝術工程」,高修民表示,五年前,當三一九藝術工程將在宜蘭員山首演的前一天,他打電話給紙風車行政總監張敏宜,「紙風車的三一九活動一定要留下紀錄」,高修民沒有拿任何酬勞,義務隨團拍照,五年來他跟拍了一百五十場,每每遇到感人的場面,都讓高修民邊流淚邊拍照,留下難忘的畫面。

高修民表示,「紙風車三一九鄉村藝術工程」的每場演出,都令他感動,尤其是心情不好時,只要跑一趟三一九,心情自然轉好,其中,讓他最難忘是新竹尖石鄉的演出,當時颱風風雨很大,結果土石流淹沒尖石鄉,令人唏噓。民國九十七年五月,紙風車前往台東聖心教養院表演,看到坐在輪椅上的重度智障者,因欣賞好看的演出而興奮不已的表情時,高修民留下熱淚,因此他決定將「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的獎金,捐出二萬元給聖心教養院。

本身也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但高修民的父親卻從未將仇恨傳給下一代,反而教育他們要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影響著高修民有著一副熱心腸。

高修民指出,紙風車三一九藝術工程,完全沒有接受任何政府補助,完全是民間自行發起樂捐,讓偏鄉的孩子縮短城鄉文化差距,開啟孩子接觸表演藝術,及啟蒙創意與美學觀的第一哩路,讓他看見台灣真、善、美的希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