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酸痛人口有多少?一項驚人的數字或許可以提供給你參考,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消費四億三千八百萬片酸痛藥布,換句話說,二千一百萬台灣人,平均每人每月就使用六片,將這些貼布連接起來,足足可以環繞台灣七圈。
沒時間動
九成上班族鬧酸痛
筋骨酸痛是現代人普遍的流行病,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國內物理治療學會曾經針對國人進行大規模訪查,赫然發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上班族都有筋骨酸痛的毛病,或自覺頸部酸痛、下背痛、肩肘關節與膝關節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過去的酸痛排行榜,上班族群因為長期盯著電腦螢幕、低頭猛敲鍵盤,肩頸僵硬、頸部酸痛,已經超越老年人退化常見的下背痛,拿下酸痛問題第一名。
簡文仁分析,上班「黏」在電腦桌前頭,回家又一屁股「窩」進沙發看電視,沒時間運動,久坐不動,是上班族肩頸鬧酸痛的主要原因,想要徹底甩掉隱隱作痛的不舒服感覺,最好檢查自己是不是犯了關鍵的五大錯誤。
酸痛來源
「五不」種下病根
很多人認為酸痛要找出原因不容易,不僅診斷起來大費周章,即使找出原因了,治療效果也難盡如人意,但簡文仁歸納起來,酸痛之所以斷不了根,跟「五不」很有關係。
姿勢不對:筋骨酸痛可能是一時的運動傷害,但絕大多數,是長期維持單一姿勢,造成肌肉過度疲勞,坐沒坐相,上身不夠挺拔,或癱在沙發上看電視都是原因。
用力不當:猛然出力,一不小心就會閃到腰、扭到脖子,提拿重物最好量力而為,尤其婆婆媽媽上菜市場,若貪便宜,一次買太多,搬不回家事小,常見因此扭傷了手腳。
肌力不足:沒時間運動,久而久之,變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弱雞,肌耐力不好的人,肌肉容易疲勞,出現酸痛症狀。
久滯不動:能坐就不站,現代人懶得動,卻不知道久坐辦公室打電腦,身體腰腹部的小肌肉過勞,抓不住脊椎力量,造成腰又酸背又痛。
勞碌不休:重覆性活動,打字、移滑鼠,長時間維持一個僵硬姿勢,沒有中斷休息,最好每隔一小時,就起身走動放鬆一下。
人體工學
選辦公桌椅有訣竅
除了對鏡子檢查自身姿勢對不對,一年到頭,每天朝夕相處超過八個小時以上的親密夥伴──辦公桌、電腦椅,選擇也有訣竅。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主任鄭素芳提醒,肩頸酸痛,屬於累積性的傷害,跟工作環境因素有很大關係,台大醫院針對內部員工調查就發現,除了二十四小時跑來跑去的醫護人員外,在醫院工作,久坐辦公桌的行政人員,一樣多有肩頸酸痛的問題。
鄭素芳建議,正確的工作坐姿,電腦螢幕上緣應與雙眼平行等高,手肘高度與桌面或鍵盤等高,還要有支撐,座椅高度應調整到前臂可平放於桌上,背部頂至椅背靠,膝關節彎曲九十度,腳自然平放於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