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二○一一彰化國際戲曲節」,即日起至十一月五日,在彰化縣各鄉鎮市巡演,除了南北管、歌仔戲及布袋戲大匯演外,更邀請印度、日本、中國、韓國、印尼等各國代表性傳統戲曲,來台競藝演出。同時也規畫「國際傳統戲劇學術研討會」、「布袋戲製偶、操偶研習營」、「歌仔戲研習營」以及「傳統戲曲文物展暨懷舊老戲院」等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藝師參與。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明德表示,高甲戲在台灣漸失傳,此次特別邀請廈門高甲戲團來台演出,希望讓觀眾在文化上有更多的感動和共鳴;「卡塔卡利舞」是印度的代表性傳統舞劇,印度卡拉曼達拉卡塔卡利舞團將首次破例於演出現場開放演員的化妝過程,讓觀眾看到完整的卡塔卡利演出;受邀來台的「日本喜多流大島能樂堂」,是日本唯一的私人能劇世家,民眾不用再前往日本,就能看到能劇的精彩演出。
韓國的假面戲,是台灣少見的面具演出,演出搭配舞蹈、說唱及相聲,是一種相當特殊的演出;印尼巴里甘達莎麗劇團擅長結合傳統藝術及現代舞藝術,創造了專屬巴里島的傳統藝術,此次要帶來的是「山伯英台」演出,讓人好奇與台灣所流傳的「梁祝」故事,是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相關活動內容,請上活動網站或洽(○四)七五一○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