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慈湖大門那一天,他的車隊大約有六、七輛,我們開的是小型車,追得很辛苦。
那時的北橫,過了復興沒多久就是碎石路,路況差,他們的車隊跑得快,我們只能遠遠依著他們車隊揚起的灰塵當追逐目標。幸好北橫也沒有什麼叉路,不怕跟丟。
終於跟上了,那是一座美美的鐵橋,橋下澗水奔流,岸壁山崖嶙峋,他們下了車,徒步走在橋上觀賞風景。
我追上去時,他正倚著橋欄眺望崖壁,看得出神,一轉頭竟對我說:你看!像不像黃君璧先生畫的山水?簡直一個樣!
這時我才發現隨行的有當時經濟部長孫運璿先生、農復會主委李崇道先生、研考會主委費驊先生等位,當時的桃園縣長吳伯雄先生也在列。宜蘭縣長李鳳鳴先生則是在後來我們進了宜蘭縣境後才加入隊伍的。
看完了崖壁青山的風光,經國先生在臨上車前向我們三個記者說了再見,但是我們豈肯就此離去,說了再見也要繼續跟。
第二站才是精華所在,那是北橫公路的中點,名叫池端。那兒是群山環抱的一個小小谷中盆地,中央有一口名叫明池的天然湖泊,終年湖水不涸,雲霧飄飄,景色秀麗。
當時明池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經管,終年有一批老兵在那兒負責管理,除了設有一座苗圃,也在鄰近山區造林,最具規模的是一座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林,林相完整,林木茂密,算得上是成功的人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