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銀釧
阿光坐在我前面。他捧著書說:「令人驚艷!奇幻的寫作力,藏在汶萊的那方神秘土地裡,而且是安置於初學中文的一群孩子們的身上!」
九月的陽光在窗外留步。一隻蝴蝶停在花朵上。微風拂過樹葉。靜靜的。 好像大家都為阿光駐足傾聽。
阿光是城裡著名的人,寫文章也製作節目,我讀過他的作品,每每被其中的溫暖感動。可是,我們互不相識。
七年前他曾經撥過一次電話來,約我找時間談談。可是,我們好像愈來愈忙,同住在一個城市,竟然都找不出時間相見。
直到今年八月初。他再度打電話來,激動的說:「我讀了那本書。我想知道這些孩子的寫作精靈住在那裡?」
「你讀了哪本書?」一時丈二金剛不知他說的是什麼?
「我讀了《汶萊國王的寶藏》。我想認識那些小小作者,我在書中看到你曾到汶萊教他們寫作,我想多了解他們。」
噢!《汶萊國王的寶藏》,那是汶萊留學台灣同學會主編的一本書。裡面有著汶萊八個華校學生共同創作的作品。那本書六月在台灣出版。我因參與教學,獲贈十本。於是,我把書送給一些朋友,分享去年我赴汶萊教學的奇妙旅程。
其中一本送給聯合報繽紛版的主編、詩人林德俊。他喜歡看書,也愛送書給朋友。他讀完《汶萊國王的寶藏》之後,感覺到文字裡有著遠方注目的溫暖。他想到為人溫馨的阿光,於是,把書轉送給他。
阿光打開封面,看了那幅被形容似大象又似蝴蝶的汶萊地圖,然後他被文字吸引,進入書中尋寶。
那故事如幻似真。一日,汶萊中學的學生發現,國王的寶藏就藏在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水上村落,也就是「水村」第三根柱子下面。傳說月圓之夜,吟唱唐朝詩人李白的「靜夜思」,使用一把喜歡聽唐詩的鑰匙,就能打開藏寶之門。近百年來,許多尋寶的人旅行汶萊各地朗讀唐詩,希望找到那把愛唐詩的鑰匙。
聽說鑰匙藏在八間華校其中一間的某個地方。終於,他們找到了那把鑰匙,開啟了寶藏之門。剎那間,光芒萬丈,直衝雲霄。那道光畫過水面,成為一條大路。人們循著光走進去,發現裡面藏著數不清的書。
原來國王的寶藏是書。人們不斷湧來取書。有一天,汶中的學生來取書,遇見傳說中的老人。
學生問老人:「為什麼這些書取之不盡?」
老人說:「那是先人播灑的種子書,它們經過時間之水的灌溉,只要有人喜歡讀書,知識的果子就會繼續開花、結果。」
阿光抱著書讀到凌晨才睡去。他夢見文字集合成為一葉扁舟,載者他往遠方飄飛,載著他來到那棵會長書的大樹之前。那棵樹開滿了花,每朵花裡都藏著一本書,他在樹間盪鞦韆,聞到書裡飄散出來的香氣。
「我在一天裡讀完了這本書。闔上書本的剎那,我堅定的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去擁抱那股讓我如觸電般的激情與感動,我要去摸摸那些個古靈精怪的小小腦袋!我要去汶萊!」阿光再度把書拿到胸前,神往的說。
「醒來之後,我立刻就打電話給你。這本書太奇妙了。你教過那些學生?請告訴我有關汶萊的一切,我想去認識這些小作者。」
於是,一個新的旅程因為林德俊先生轉送一本書而開始。
此刻,阿光已抵達汶萊。我想,他一定會看到他在書中遇見的文字花朵,遇見那些百年來在汶萊種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