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級挑戰 佛光女籃贏得強者尊敬

李祖翔 |2011.09.24
1145觀看次
字級

圖/記者李祖翔

八月分佛光大學女籃隊赴大陸作移地訓練暨友誼賽交流,回響熱烈。女籃技術顧問、前高中體總祕書長孫朝認為,從球員的心得報告中明顯感受到,這支女籃隊成熟了!十八天的經歷,對大陸山川、人文、重要歷史景點和民族曾經蒙受過的苦難,一一銘記在心,深化她們人生的內涵。從掛單在南京雨花精舍,至參訪宜興大覺寺,球員深刻了解星雲大師的志願,也確實體驗到大師以教育教化人心、行人間佛教的意涵。

孫朝還大力讚許:「在瀋陽,球員越級挑戰,成功超越肉體的疲憊,屢創佳績,甚至贏得強者的尊敬。這種不服輸、學習從失敗裡記取教訓、決心取勝及團結凝聚力,都是之前佛光女籃不曾有的特質,一趟辛苦之旅,球員終於能認清佛光山這些年栽培的苦心。」因此本周佛光女籃特別專題,整理球員內心體會,讓讀者及球迷了解她們的轉變。



顏嘉萱/

長人陣中磨心志
大陸的球員,個個人高馬大,我們要學的就是看她們如何發揮先天優勢和後天努力,在球場上震懾對手。除了學習如何在長人陣中的打法,還要和又高又壯的對手碰撞,以快制高,或以投籃準確度、快攻多寡、籃板把握程度、防守壓迫密度,決定勝負關鍵。

第一場我們對上南京郵電大學,不只拚進攻也拚防守,最終贏三十三分。第三場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號稱江南第一的「大超賽(CUBA)」球隊,球隊論動作、默契、打法都優於前兩隊,鬥志高昂,雖然我們謹慎應對,但據說她們已有兩個月沒練球,體能跟不上我們當時的速度,才讓我們大勝三十五分。

在南京,我們早上遊玩,下午比賽。但到了遼寧瀋陽,心卻要收緊,因為遼寧的球隊實力強,不隨意和人比賽,一場友誼賽超過萬元代價,光是跟她們站在同一個球場上,都會感到榮幸,但我們同樣都想看看這是一支什麼樣的球隊,竟然能這麼囂張。

瀋陽第一場比賽,對上十八歲的遼寧青年隊,這場球我們打得很糟,對方進攻點完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十四號一百九十公分的中鋒」,積極且機動性高,會搶籃板再補進,動作不含糊,光她一人就得三十分,好在對方不了解我們的程度,只拿我們試水溫,在所有人攻守都發揮出來後,再度拿下三十五分。

第二場和第四場對的都是瀋陽部隊,是軍隊出身,一絲不苟。比了之後立刻體會到:「就是這支隊伍了!」完全符合我們的需求,論層級、實力都有過之無不及,打起來有勁,水準高,球賽很精采。雖然好幾個國手都不在,整體水平依舊上乘,第二次我們捲土重來,終於一雪前恥。

對上這樣的強隊,真的吃力不討好,又衝又搶又撞,非常耗體力。前次我們就是咬不住對手,無力追趕,對方又像「肌肉棒子」、「暗器(小動作)」很多,第二次我們才咬牙苦撐,降低他們一半的火力,結果小贏五分。結束時大家小小的歡呼一番:終於讓人家知道,佛光大學不是省油的燈!

大陸移訓很充實,不禁要說,我們極其幸運的成為佛光女籃的一分子、受到全佛光人的照顧。



李宜瑄/

未到終場不認輸

每一場比賽,我們都在學習和成長。如在分數領先的比賽裡,我們學會掌握場上節奏,在對手追趕上來時要不緊張,不輕易在領先的狀況下鬆懈。在分數落後的比賽,我們必須冷靜、不放棄,如果比賽還沒結束就認輸,等於提前結束了比賽。在體力不佳的場合,我們明白何謂團隊與分工合作;當對手過於兇悍,我們就可以拿出霸氣,絕不讓人輕易的欺負自己和隊友;若裁判偏坦對手,我們則要在場上,用合理的手段討回公道。





林宛瑜/

體悟運動員精神

抵達大連比賽的前一天晚上,我們與大連理工大學的女籃球員共進晚餐,交流彼此家鄉的特色,這讓我覺得,大連理工大學縱使不比瀋陽部隊的實力好,身高與我們更不能比,然而籃板球卻抓得比任何一隊要好!並且有著堅持到底的運動員精神,真的值得學習。



姚忠婷/

每顆球都是關鍵

每一位球員都抱持著要盡全力贏下每場球的心態而來,雖說我們是客隊,什麼優勢都沒有,卻能讓我們認真的「靠自己」。

儘管勝了南京和航空航天兩所大學,我依舊覺得可惜,因為兩支球隊都是剛收假沒多久,相對體力、球感都沒有完全恢復。我們希望能和對手在一個公平的情況下競爭,相信那對抗壓性和強度更能提升。

和瀋陽部隊打的兩場球賽,第一場輸十二分,第二場一度輸到超過十分,可是沒有人放棄,不但把分數拉回來,還超前比數,穩住陣腳,竟然在強隊中拿下勝利!

在這裡我學會謹慎的處理每一顆球,原來每一顆球都可能是拉起球隊士氣或讓士氣掉下去的關鍵。雖然輸給遼寧省隊一軍十二分,不過輸了後,卻想再和她們拚一場,因為我相信,大家可以打得愈來愈好。



蘇苡/

暫停時間作修正


這次訓練,受益良多,想不到一樣在打籃球,卻有不同風格打法。每天,我們除了適應新場地,還要適應不同的球路;早上練習,教練針對前一天比賽的缺點,加以補強,下午快速的現學現賣。由於天天都與不同的隊伍比賽,不知道別人的球風、打法,還要在短短的暫停時間內把缺失做最快的改進,感觸很深。



陽詩慧/

養好傷勢齊奮鬥

南京比賽隊伍幾乎都是CUBA的隊伍,年齡跟我們差不多,身高卻比我們高出很多,在台灣很難碰到這樣的隊伍。她們的球風和打法雖然兇,我們還是連連取得勝利,此時沒有人覺得驕傲,因為友誼賽是讓我們收取經驗的,要讓我們記住場上的團隊合作,把每一場贏球的感覺帶回台灣,然後保持下去。

離開瀋陽的最後一場比賽,雙方火氣都很大,誰也不讓誰,球場上卻一定要分出勝負,所以出現難以控制如惡意犯規、砸球的場面,彼此都不想輸球,那是贏球慾望的體現。這場比賽,大家體力都到了極限,卻讓我看見大家一起努力的撐完比賽,這種成長,讓我也想趕快把傷養好,回到場上,和大家一起奮鬥。



張欣蓉/

最感謝星雲大師


這次移地訓練最要感謝的是星雲大師,要不是有大師就不會有這個球隊!另一個要感謝的人是三好體育協會的賴維正會長,會長一直很照顧球隊。要感謝的人很多,我想把這份感動放在心中,用努力打球來回饋,現在我們期待新的球季到來。




郭佳紋/

回台後要更努力


我覺得訓練結束後,回台灣要更努力,因為中國的每個球員體格都很好,雖然身高很高,速度卻一點也不慢!她們積極地做自己該做的事,這是我們應該要學的,很感謝有這個機會到中國作移地訓練,最後她們甚至主動邀請我們明年也要來,對我們來說,不啻是一種肯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