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民潛在的行善力量,在今年三月日本福島救援過程充分展現。近年,國人更大舉投入國際志工、無國界醫師、海外志工活動。至於國內,根據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粗估,台灣非營利組織及企業行善,每年平均創造出高達三千七百億元產值,相當於國民生產毛額百分之四。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國人在各式各樣公益行動中,「曾捐款」的人比例超過七成五,身體力行參與行善活動的國民,則約占五成。除了原本即不以營利為目的NPO、NGO組織及宗教團體外,還有愈來愈多國內及跨國企業,藉由各種方式創意行善,甚至寓教於樂、利己助人,兼而鍛鍊員工體能,培養默契,一舉數得。
本文報導國內外企業行善案例,讓讀者了解台灣充滿活力與創意的企業行善樣貌,進而響應共襄盛舉。
國內篇
趨勢科技/社會企業善循環
在美國、日本均已上市的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想出一個又一個的行善點子,甚至發展成為「社會企業」,鼓勵員工及員工子女利用自假自費,幫其他國家人民種樹、鑿井、造屋。
趨勢科技是國人自創的防毒軟體企業,但張明正一年有數個月待在越南,藉由種樹改造越戰中遺禍當地土質的化學毒劑。
張明正在北越設立一座紙漿廠,付費聘請當地人大量種植經濟樹種,再打成紙漿賣到國外,接著再把賺到的錢用於購地和聘請更多的人,再種更多的樹木來代謝土地中的除草劑,並為當地人創造工作機會,形成良性循環的「社會企業」。設於美國、日本、台灣及世界各地的趨勢科技分公司,則鼓勵員工利用休假時前往北越擔任志工。
總公司並補助員工,利用休假前往菲律賓或越南,幫助當地村落開鑿水井,或幫菲律賓人蓋民宅,甚至公司同仁的子女,也有機會以「夏令營」的形態,自費利用寒暑假,前往東南亞協助鑿井或蓋房子,住在當地人家中,和當地孩子一起打球讀書,從小建立「地球公民」的概念,留下一生難忘的回憶。
連續五、六年辦下來,趨勢科技發現員工已養成主動行善概念,所有的活動幾乎不必「宣傳」,只要公告貼出來,立刻額滿。更特別的是,員工的子女,明知前往當地是吃苦受累的差事,竟也樂此不疲,男生、女生都願意放下嬌氣,捲起袖子和褲管融入當地的生活。
台電公司/持續淨灘十八年
台灣沿岸共有一千七百三十公里海岸,多年來因公德心問題,使得美麗風光蒙塵。在本土企業中,最能持續「淨灘」初衷,還給台灣海岸美麗原貌的企業,當屬已持續淨灘十八年的台電公司。
近年環保署及各縣市政府,積極鼓勵企業認養沙灘,使企業認養海灘的風氣持續加溫,可惜,三、五百人淨灘活動熱鬧一場,還沙灘一個暫時清潔的面貌不久就恢復原貌,第二年就又換一批企業淨灘。
台電公司則從一九九四年起,每年發動各地員工及眷屬就近淨灘,今年更發動協力廠商、鄰近學校、社團、公私機構,號召多達八千人投入,淨灘地點包括本島十三個縣市及離島的金門、馬祖、澎湖等地,清掉的垃圾驚人。
今年九月二日南瑪都颱風過後,台電於澎湖離島首度試點導入ICC(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 )國際淨灘行動採標準化作業流程監測海洋廢棄物,詳實記錄澎湖海邊的各種垃圾來源、種類與數量,將數據彙整後傳回美國ICC辦公室,做為具真實性與說服力的環境教材。
台電表示,海岸邊的垃圾不只破壞景觀,辦理淨灘活動不只是一年一次的海灘垃圾清運,更是著眼於海洋環境教育。事實上,多年來透過這項淨灘活動,不少人看到海洋垃圾對於海洋汙染,以及對信天翁、鯨豚、海龜與魚貝類等各種海洋生物的殘害,對自身也有更多反省。
神通電腦/為原住民找知音
高科技業員工的公益行善,「原味」十足,神通電腦員工舉辦到泰雅族所在的新竹白蘭部落旅遊,一方面感受原住民小朋友熱情迎賓舞歡迎,親手DIY竹子餐具、搗麻糬、以原始方式織布,欣賞部落百歲老人的紋面之美,品嘗風味餐,臨走時再帶些伴手禮、土產、織品,讓原住民朋友增加收入。
位於「深山林內」的原住民部落,很少遊客前往,好不容易有一兩團人抵達,幾乎都是全村總動員,小朋友負責跳舞,大人則規畫傳統活動和野炊,讓企業員工玩得開心,回家之後久久難忘在部落得到的感動,而部落原住民則多了許多一再造訪的知音。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花蓮布洛灣的太魯閣族,由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布洛灣,是該族的原生地,而國家公園內也僅此一家旅店,因此有不少企業會一再造訪。
中華金融/旅行可以很公益
由四十位平日在證券公司擔任董事長或高階主管成員組成的中華金融人員暨投資人員協會,不久前規畫一趟宜蘭人文之旅,前往普賢育幼院探視該院小朋友,並從旅費中勻出部分經費為小朋友加菜、買米,下午用完素膳再參觀附近的鑑湖堂、湯圍溝溫泉等景點,欣賞當地的文化古蹟,度過充實圓滿的一天。
其中統一投信投顧公司的董座,十分欣賞這次的公益之旅,為對賣菜脯養育院童的真融法師表達敬意,不但當場響應號召,捐款幫助該院七十多位院童,更預定今年不但要再次參加,而且計畫在企業內部也舉辦類似活動。
這些金融界精英表示,企業賺錢就應該要回饋社會,不論是關懷單親弱勢家庭或老人,老闆身先士卒帶著員工捐米做公益,能凝聚企業向心力,也更能行善傳千里,號召更多人參與。還有一家金融公司公益之旅後,決定全公司同仁捐出一日薪,讓員工在歡樂旅行之餘,還能行善助人。
巨星世界/弱勢家庭唱自強
位於台北京華城九樓的巨星世界尊爵會館,每個月都會依據不同主題,結合社會資源,善用本身的場地,免費提供餐飲及卡拉OK包廂,讓弱勢家庭能在努力打拚生活的壓力下,喘一口氣後再次鼓舞自己迎向挑戰!
上月父親節,巨星世界尊爵會館便舉辦「最愛八八,圓夢一○○」公益活動,招待北市松山區六十戶低收入戶家庭的優秀孩子及其家人,並提供獎狀、禮物和紀念品,讓他們在父親節前能公開表達對父親的敬愛之意。
當天,來自六十個家庭的兩百多位受邀者,在品嘗佳餚、無限暢飲與快樂歡唱的氛圍下,歡度令他們難忘的溫馨父親節孝親餐敘活動。而孩子紛紛上台表達對父親的感謝及不捨之意,也讓多位父親紅了眼眶,覺得往後更有信心面對各種挑戰。
主辦單位負責人表示,台灣應該營造「人助人」的氛圍,讓缺乏能力的人有機會站起來,成為下一個有能力助人的人。未來,該公司將會繼續結合教孝協會、健康協會、獅子會以及十餘家中小企業,一起以具體行動月月做公益。
外商篇
新力公司/培養數位小達人
外商公司除力推「企業志工」制度,以提供公假、旅費、社團補助方式,鼓勵員工進行社會服務外,更帶頭推動各項大規模的公益旅行,使公益行動更多元。
日商新力台灣分公司,多年來針對台灣偏遠地區國小,提供攝影機、數位相機及DVD、剪接軟體,並出動大批志工上山下海教導小朋友使用數位產品,製作各種影片和作品,榮獲各組第一名的小朋友,還有機會被招待前往日本旅遊及參觀新力總公司。
多年來,獲獎團隊不少是高山上的原住民孩子、海邊漁村的偏遠小校學生,這些孩子別說過去從未出過國門,甚至高達八、九成的孩子是出生以後第一次離開所居住的縣市,個個興奮莫名,拚命眨著大眼睛欣賞五花八門的都市景觀。
因為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新力公司發現台灣偏鄉隔代教養情況嚴重,山上的橘子、桃子、荔枝、桂圓成熟,老阿媽只能望著發愁,卻無力採收。於是新力公司便提供遊覽車,號召員工及眷屬組成隊伍,到山上幫小朋友的阿公阿媽或罹病的單親家長摘水果。
大家在汗水中、歡笑中,摘下一箱箱的橘子,接著再用產地價格買上幾箱帶回台北,原本無力收成的阿公阿媽,充滿風霜的臉笑逐顏開,忍不住搖著手叫大家:「下次再來玩哦」。
美商如新/幼吾幼不分國界
國內最大直銷體系美商如新企業,除例行性的成長研習及激勵旅遊,對跨國公益服務活動更不落人後,經常發動經銷商進行社區服務,還曾提供少數國外人道關懷的名額,讓員工以競逐的方式,爭取前往非洲探視及關懷饑民。
為了幫助非洲饑民及兒童,如新公司特別生產一種超級營養的沖泡食品,先由美國總公司選擇在非洲最窮困的國家設廠生產,接著再以產品免費提供鄰近三個國家的饑民食用,接著再鼓勵每年績效最佳的各國第一名員工前往協助發放,順道關懷及探視當地婦女及兒童,並遊覽一般旅行團極少前往的非洲莽原景觀。
曾多次前往非洲當義工的如新台灣分公司前任總裁周由賢表示,企業行善不光是替企業打造形象,更重要的是讓員工把公益行善當成是莫大的光榮,人人競相爭取,才能內化形成真正的公益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