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開發新產品-- 開車打瞌睡 腦波機叫醒你

 |2011.09.22
244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交通大學教務長暨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進燈帶領的腦科學研究團隊,費時七年多開發完成無線腦機介面產品「Mindo脈得多」,可隨時偵測駕駛是否打瞌睡,並透過警示聲音「吵」醒駕駛,確保行車安全,昨天在國科會正式亮相。

交大研發的這一產品,具有世界領先的各種先進技術,包括克服頭髮干擾的腦波量測乾式電極、微小化生理訊號傳輸晶片、即時嵌入式系統與智慧型腦訊號分析技術。

交大腦科學研究中心副執行長陳世安表示,這套系統可直接使用並探討人類在各種視覺、聽覺及動感刺激下的神經訊號反應,以及這些反應與大腦認知的相關性。

系統命名為「Mindo脈得多」,主要涵義是「能解讀人類內心所思考的認知狀態與行為」,目前已測試成功。

陳世安說,人類的任何想念,都會以腦波表現出來,其中的阿爾發波 (α波)和專注力有關,當專注力愈低、精神狀態愈差時,阿爾發波的能量也愈高。

因此,只要透過「Mindo脈得多」來偵測阿爾發波的能量高低,就可判定駕駛是否正在打瞌睡或暈車,再透過智慧型手機Android平台的語音系統發出警示,把他「吵」醒。

「Mindo脈得多」外型和一般頭戴式耳機類似,輕、薄、短、小,交大已開發出MINDO-2、MINDO-4 及MINDO-16等三款機型,分別可量測二通道、四通道的前額腦波,以及十六通道的全頭腦波,功能多元且齊全。

陳世安表示,「Mindo脈得多」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預計今年底即可商品化上市,目前已有日本大車廠洽談合作事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