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Q&A】蔬食孕婦的健康指南

黃建勳 |2011.09.23
1086觀看次
字級

對所有孕婦及胎兒而言,蔬食都是比較健康且營養完整的選擇,所以在懷孕期間採行蔬食,是母親給予新生兒女第一個最珍貴也是最好的禮物。

隨著胎兒的成長,懷孕不同時期的飲食需求也有所差異。基本上,蛋白質的來源可由穀類、豆類或堅果中得到,其中黃豆為優質完全蛋白質,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不要選用基因改造黃豆。油脂應採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或次亞麻油酸豐富的食用油,以進一步轉化為EPA和DHA,保障胎兒腦部和眼睛的健康,例如橄欖油、芥花油、亞麻子油、苦茶油等;醣類或澱粉質的來源最好從全穀類攝取,以便同時獲得充足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懷孕期間不需要特別增加鈣質的攝取,但宜多曬太陽(每日十分鐘),或經由營養強化的豆奶、穀類及素肉中獲得維生素D;由於母體內儲存的維生素B12並不能有效地給予胎兒利用,蔬食孕婦可選擇營養補充劑,或多攝取海帶、紫菜、綠藻、螺旋藻、泡菜、酵母、發酵豆類(味噌、豆豉等)以補充維生素B12。

葉酸對胎兒初期腦神經發育是必要的,甚至建議在計畫懷孕前三個月即開始補充。「葉酸」顧名思義在綠葉蔬菜中含量豐富,因此,蔬食者基本上只要多增加深綠色蔬菜的攝取,加上全穀類與豆類,根本沒有缺乏的問題,反而更能確保在後續孕程中,母親與胎兒的葉酸供應無虞。

懷孕初期即需開始重視鐵的補充,蔬食中鐵的來源很多,包括豆類、葡萄乾、黑棗、綠色蔬菜、紫菜、黑芝麻、全穀類等;用餐時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也可幫助鐵質吸收。

通常懷孕前三個月容易有害喜症狀,此時期較為怕冷、畏寒或食慾較差,建議採少量多餐的方式,黑糖薑湯可止嘔驅寒,綠豆湯可改善食慾,紅豆湯則可協助利尿、消除水腫,但建議少糖或不加糖為宜。懷孕第四個月以後,身體會有較熱的傾向,故不適合溫補,但可採涼補,因此人參、桂圓與胡桃等宜少用。

最後要避免咖啡、濃茶、菸酒、刺激性佐料、燒烤及較鹹的食物。飲食不一定要很清淡,但以味道簡單為原則。另,懷孕前期的孕婦盡量避免吃薏仁,以免有流產之虞;懷孕後期胎兒狀況穩定時,偶爾少量吃到薏仁不致於有什麼妨害。

(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