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一卷古老的寶藏圖籍,也是古中華文化想像力延伸的極致。這一部先秦時代的奇異寶典,全書共十八卷,由《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及《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所輯成,裡面有雄偉壯闊的山川大地、瑰麗奇絕的殊方異俗、形貌與性格各異的珍禽走獸,還有草木、花卉、物產、風土物產等豐富內容,其浪漫與遐想之情,足以讓人為之目眩神迷、流連忘返。是中國最古老的美麗神話、也是含蓋最廣的山水地理探勘紀錄。
上古時代的神人故事,多出自《山海經》的記載。這些半神半人的英雄與多情神女,他們的生死輪迴縱然有漫長而幽閉者、有短暫而悲壯者,但「神」性與凡人一般無異:
夸父是個天真熱情的巨人,他喜歡太陽,希望太陽永遠為大地普照。因此他日夜的追逐著太陽。只知盡責升落的太陽,不知夸父正以無比的熱情追逐著它。疲憊又焦渴的夸父把渭水與黃河都喝乾了,他越過了千山萬水,忍受酷熱烤炙,汗水揮盡了,終於渴死了,隨身攜帶的木杖,化作了茂密的桃樹林,傳說那是夸父留給人們遮陽解渴的禮物。
后羿上射九日、下除六害,反被謫居人間,和嫦娥成了凡人夫妻,嫦娥經受不住誘惑,趁后羿夜出狩獵,獨自吞下了藥丸,飛奔月宮,后羿給這世上帶來安寧,卻只得到終生的孤寂與失落。
人類始祖女媧「捏土造人,煉石補天」,又竭力填平破裂的土地,力氣使盡終不復起,而人類始有安身立命之所;炎帝的女兒「女娃」,游於東海溺斃,化作精衛鳥日夜啣木枝填海;還有那生下即是巨人的「大人國」、謙讓有禮的「君子國」、死後精魄幻作巫山神女的瑤姬、掌管洞庭湖的湘水之神、黃帝與蚩尤,以及月宮裡的月桂、蟾蜍與玉兔,星辰、澤神、海神與水伯,這許多聞所未聞的人類拓荒時代場景,都在《山海經》裡頭一覽無遺,叫人耳目頓開、忘卻塵憂!
陶淵明曾說:「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既然人生如夢,何妨開軒面場圃,翻閱《山海經》以故國神遊,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