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瑪都颱風遠離台灣,但十三縣市宣布「停課不停班」的做法,再度引發民怨。不少家長抱怨「停課不停班,孩子誰照顧?」、「公務員請有薪照顧假,勞工只能請無薪假」。有人批政府鼓勵生育,但這樣誰敢生小孩?馬總統聽到民意,立即指示勞委會研議修法,讓勞工也享有「全薪」的「家庭照顧假」。
許多雙薪家庭都曾面對同樣問題:颱風天上班不上課,德政反倒成為困擾,孩子無處托放。正如馬總統所言,這是解決少子化問題很重要的思考面向,讓雙薪父母可以對孩子的教養無所顧慮。
為學童安全而停課有其考量,問題在「停課不停班」讓很多家長為難。但家長有很多種,有雙薪族又要照顧幼兒的,也有孩子可自立自主的,或有祖父母可以照顧的。各種身分、處境的公民免不了各為己利,公共政策只好尋求折衷點,依「社會最大利益」作決定,其中一定有人需要被多照顧,有人要多付出一點。
家長心急孩子停課沒人顧,可以理解,但不妨試著理解天災和社會環境中的整體變數。網路上,有人說「政府又不是安親班」,有人反問「一整個暑假不都是孩子在家嗎」,還有人說「生孩子、帶孩子是誰的責任」。
停課時,就非要「配套」停班嗎?其實不必凡事都怨政府。
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在家庭發生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全年以七日為限,雇主不需支薪。公務員則可請五天的家庭照顧假,不必扣薪,私營企業沒有這項福利,如今若要修訂這項法令,企業界會有不同意見。
要不要放颱風照顧假,是存在已久的議題,但除了天災,任何人隨時都可能遭逢家中和本人突來的變局,應該就各種可能發生的臨時需求,全面檢討是否給予勞工一定彈性給薪的家庭照顧假。
家庭照顧假支薪企業成本增加,當年婦女團體提案時,本期盼能支薪,為了讓法案順利通過,才妥協為無薪。如今總統開出政策支票,企業主當然知道,政府有義務為勞工爭取調漲薪資、家庭照顧假;而每項政策分開來看,增加的成本似乎還不至於拖垮企業,但把二代健保、育嬰假、家庭照顧假等總加起來,說負擔不重也未盡公允。
一些企業批評政府,把企業當成兌現政策支票的提款機,令企業無所適從。政府一方面希望他們帶動經濟成長、降低失業率,另方面又一再開社福支票要企業埋單,其間尺度拿捏,難度很高。
公務員薪水由全體納稅人埋單,勞工薪水勢必成為雇主成本。倘若馬政府開出支票,卻將錢的問題留給雇主傷腦筋,修法美意恐難落實。
學界對此持保留態度,認為家庭照顧假具有社會意涵,應由社會共同負擔,不應由雇主負擔。建議由就業保險基金給付,如比照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現階段就業保險已是雇主承擔,某個程度上企業已在支付;如果從就業保險支出,可以部分給付。
如何讓勞工真正享有支薪照顧家庭假、又不致增加勞雇緊張關係,應由勞資雙方協調討論。連政府是否應提供企業一定補助?是否列入勞保?也應一併協商,勞委會才能更週延研擬修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