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殺百千命,
完成一襲衣,

唯知求適體,
豈毋傷仁慈。
——弘一法師詩
這是一幅繅絲圖,內容畫的是一位鄉村婦女,將蠶繭丟入熱水中煮,然後從每一顆蠶繭抽出一條絲,絲線經過高高的木架子,再繞在絞盤上。這景象從前在鄉村很常見,人們養蠶、取繭、繅絲、染色、再織成綾羅綢緞等絲製品。
一顆蠶繭一條絲,每一條絲,都要經過熱鍋煮沸。無疑的,煮蠶繅絲的工具即為「蠶的刑具」。世人多望錦衣玉食,玉食要殺生,錦衣亦要殺生。一襲錦繡絲帛衣,不知要殘害多少生靈。弘一法師在題詩中寫道「殘殺百千命,完成一襲衣」,確是如此,據統計一床被面需七千隻蠶才能織成。
蠶體雖小,與牛、羊、豬、犬同為一命;一頭豬,一條命,可以養活好幾個人,但是,一件錦衣,卻需要百千條蠶的性命才能織成,其殺業何其重大!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十四中,對造殺業的報應有所描述,經云: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佛經中總是苦口婆心地教人們勿穿絲綢衣,慈悲的弘一法師亦告誡世人,「唯知求適體,豈毋傷仁慈。」他在此圖題詩旁還附了兩行小字,寫道:「布葛可以代綺羅,冬畏寒者宜衣駝絨以代絲錦」。可見除了綾羅綢緞,可禦寒的衣物伸手可及,絕不會讓人衣不蔽體或令人受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