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在回答彌勒菩薩問題中,提到過去不可思議無量劫中,有一古佛號「日月燈明如來」,分別為聲聞、緣覺、菩薩演說正法,說法內容為:
(一)為求聲聞者說四聖諦法,以度生、老、病、死,獲得究竟涅槃。佛陀初轉法輪,是以「四聖諦」說明眾生生死流轉及解脫的緣起道理。
(1)苦諦,以智慧觀察世間,情與無情悉皆為若。(2)集諦:因煩惱、造業造成生死痛苦的原因。(3)道諦:達到涅槃的方法,指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4)滅諦:因斷煩惱而修道所證之境界。四諦是眾生迷悟之本,迷則六道紛然,悟則三乘聖賢,若如實了知四諦,便是聖者,因此稱「四聖諦」。
(二)為求辟支佛者說十二因緣法:世間有情於三有中生死流轉的因果,皆不出此十二因緣:
(1)無明:不能了知善惡因果,貪瞋痴等煩惱的通稱。(2)行:由於無明煩惱,而發動身、口造作種種行為。(3)識:因過去世的無明煩惱和善、惡諸業,而投胎受生。(4)名色:胎兒在母胎中,六根尚未長成,唯有心識與胎形,即稱為名色。(5)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6)觸:胎兒出胎後,六根與外在塵境接觸。(7)受:根、塵、識相接觸所生的苦受、樂受、捨受。(8)愛:於喜好的境界,產生種種欲愛、貪愛之心。(9)取:心生愛著之後,更想取得、占為己有。(10)有:因為想占有,便以種種手段,造作種種善業、惡業,故有未來的善惡諸報。(11)生:由於今生貪愛、取著而造業,即招感來世受生的果報。(12)老死:衰變為老,身壞命終為死。緣覺乘行者即是觀此十二因緣,而證得辟支佛果。
(三)為菩薩眾說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波羅蜜,即達成理想、完成之意。六波羅蜜,乃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之六種德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上六波羅蜜,始於布施,而終於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薩之偉大胸襟。
經中顯示過去佛「日月燈明」,如此說法教化眾生,現在佛「釋迦牟尼」亦如此教化眾生,乃至未來佛亦如此。所謂「法法相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