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行業待久了,認識的同業必定愈來愈多,緣分的深淺讓彼此形成點頭之交或莫逆之交,介於兩者之間的占多數,是那種有點熟,又不太熟的友誼,在某個時空裡若得以重新聚首,滋生出固定交集,拉抬到莫逆的機率因此大大提高,以友誼滋潤彼此的暮靄之年。
一切真的歸於緣分,若是無緣,縱使尋它千百度,也徒留惆悵。
很早就知道阿倫好客,王牌記者生涯讓她五湖四海皆姊妹。夜以繼日的工作又令這好客只能選擇餐廳進行,直到去年退休,也迎來圓滿的第二春,我們這群老友才從此有了基地排遣無聊時光,像上癮似的,每個星期不請自去。
她用美食、卡拉OK以及熱忱待客,還特別為我們重新裝修一間洗手間,並規定我們一定要在她家吃兩餐,飯後再帶兩個便當回家。
因為阿倫知道,老友走過半百人生階段,兒女獨立在外,廚房料理漸少,彷彿也只剩自家兩口還熱中廚藝,索性多烹煮些,打包回去就替老友簡單的解決了一餐。
廚事樂趣當然和心境有關,尚新婚的阿倫吹著口哨切菜,有點洗手做羹湯的甘願與愉悅,再加上她那口子也超愛逛市場,一肚子青菜蘿蔔的輕學問正好在餐桌派上用場。圍坐舉筷之間,一個沉默的男子變得滔滔不絕,這當兒,阿倫投過來的是感激的眼神,感激我們引動她丈夫最拿手的那一塊,增添原本只有兩人單調相對的一些熱鬧。
屈指一算,哇,時光匆匆,我們這一群意相識快四十年,從少年到熟年,都在同一個崗位上轉悠,生活經驗雷同性極高,一旦提起久遠的某些人與事,搶著講,急著說,常常笑到噴淚……
那個掌廚的男子就無言的彎起嘴角,聽我們這群女人家吱吱喳喳,他聽不懂,但很樂意家裡添上這些吵鬧聲,等我們吵得差不多,他端來綠豆冰棒,幫助我們重返過往,和過去的自己重逢。